蠟染傳承人王曜正在晾曬蠟染成品。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二○一三年被大陸湘西鳳凰縣評為蠟染技藝傳承人的王曜,對自己的手藝從不保留,他有兩大心願,一是多做些好作品;二是做好傳承人該做的工作,將蠟染文化發揚光大。
蠟染過去都是直系傳承,但從事蠟染創作已二十七年的王曜不藏私,多年來培養了十多個徒弟。但是對於傳承這門技藝的前景,他卻深表憂心:「近年來,蠟染利潤寥寥無幾,我的徒弟大多轉行,加上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幾乎沒有年輕人願意學這門手藝。」王曜說,「我有責任和義務把民族的文化傳承下去。」
蠟染的工序繁多,流程不能亂套,一個環節出現紕漏,好幾天的辛勞就付之東流。單色蠟染是最簡單的,用蠟刀蘸熔蠟在白布上勾畫輪廓,拿毛筆或排刷蘸蠟塗填大面積的圖案,揉搓肌理;將畫好的布料在清水裡浸泡溼透,放進靛藍桶內反覆提染;最後用開水沖洗或蒸煮去蠟,洗凈晾曬就成。
王曜說,做彩色的工序就繁瑣多了,染一種顏色,就得封蠟、蒸煮、晾乾、漂洗一次,有多少種顏色,就得如此重覆多少次。
王曜的繪畫功底堅實。王曜說,「沒有現成圖案,能想像的東西,我都可以信手拈來。」。他不拘泥於傳統圖案,也不滿足「依葫蘆畫瓢」,他甚至「嫌」以前的蠟染,幾何圖案多而花樣略少,自己創新各種新式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