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進退有據的李靖

余遠炫 |2014.05.12
2122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唐朝取代了隋朝政權,但來自北方的東突厥一直是威脅。

唐高祖李淵太原起兵時,為了避免與東突厥作戰,於是向突厥稱臣。

李淵去世後,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東突厥首領頡利可汗兵臨渭水河邊,唐太宗輕騎率領房玄齡等大臣,隔岸與頡利可汗對話。唐太宗一身膽識,讓頡利知難而退,但也從此引為奇恥大辱,加強訓練軍隊,立志報仇。

這個大仇在李靖手上得報。李靖趁東突厥內部紛亂時,從馬邑出發率領三千精銳騎兵,直奔惡陽嶺深入東突厥境內。這個突如其來的軍事行動震驚東突厥,頡利可汗大驚,認為唐朝必動傾全國之力攻打。

這時李靖又用離間計,策動頡利可汗的心腹蘇康密歸降。貞觀四年李靖率兵攻進定襄,救出了遭東突厥俘虜的隋煬帝蕭皇后,並派人將他們送回長安。

頡利可汗退回到鐵山大本營並派使者到長安謝罪。唐太宗隨後派唐儉為特使到東突厥安撫頡利可汗。這一招不僅可以讓頡利可汗暴露自己隱藏的位置,又可讓頡利可汗以為談判順利而鬆懈戒備。

李靖相當清楚唐太宗的內心想法,於是會同李勣等人,率精騎一萬,軍糧二十天份,突襲頡利可汗。李靖掌握良機度陰山,把頡利可汗徹底打敗,將他俘虜。

這一仗也威震西北諸國,回紇等部落紛來長安稱臣,尊唐太宗為「天可汗」。西域諸國也陸續稱臣,大唐聲威遠播。

李靖建立了戰功,讓唐太宗一雪渭水之恥,並獲得「天可汗」尊號。但有言官舉發李靖攻打東突厥時放任部隊搶奪珍寶,李靖則是向太宗謝罪,並不做任何辯護。過了一段時間,太宗冷靜思考,以隋朝的例子為鑑,赦免李靖治軍無方,並讓他升官晉爵。

李靖後來又平定吐谷渾的侵犯,但又被人參了一本,說他想要造反。唐太宗派官員進行調查,最後選擇了相信李靖,處分了誣告的人,但從此以後李靖就謹言慎行,閉門謝客,就連親戚也不能隨便進家門。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李靖非常了解當中的奧妙,所以行事低調,進退之間,小心翼翼,不讓有功高震主的疑慮,把所有功勞都歸給唐太宗。收斂鋒芒的李靖,後來以八十高齡善終過世,相當的難得。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