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智鬥勇忍打罵 照護特殊病患

 |2014.05.12
152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今天是國際護士節,中國大陸北京安定醫院有一群守護特殊病患的護士,令人感佩。他們驅散病人心中的陰霾,重塑病人返回社會的信心,有時免不了挨打受罵,但在看過人間百態後,他們對人生和工作都有更深的體悟。

劉玉蓮是安定醫院護士長,已在醫院工作二十九年。她的病房專門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固定床位六十張。「去年一個病人要住院,家屬要陪床。我給家屬解釋,陪床不好。過程中病人不斷拽病房的門。我勸她別拽,她打了我一個耳光。醫生護士都來了,我當時沒說啥,把她勸回床上。」

下午快下班時,一名年輕護士悄悄問我:「護士長,上午的事妳怎麼能做到像沒發生過一樣?」我說:「她要是不發病時不會這樣做的。」劉玉蓮說起這段往事時,和藹平靜。

安鳳榮在臨床一線做護士、護士長二十多年後,成為護理部主任。前幾年,她曾護理過一個患有厭食症的大三女學生,入院時不到八十斤,很多生理指標都不正常。為了讓她按時吃飯,必須與女孩「鬥智鬥勇」。

「你剛給她的饅頭,她一轉眼就藏到被子裡,然後告訴你,她吃了。為了讓她吃飯,不得不對她『嚴防死守』」。經過一段時間努力,這個女孩治癒了,出院時各項指標正常。「她每到過年遺節會給我發祝福的短信。她有這樣感恩的心,我很感動。」安鳳榮說。

尹利是安定醫院男護士。作為急診護士長,他最關心的是如何讓病人獲得尊嚴,重塑信心,重返社會。他曾護理過一名酒藥依賴患者。這個患者已離婚,他的媽媽想讓他在醫院住一輩子。「我們在護理中思考他為什麼依賴酒?因為他需要的是社會的接納和認同。在他情況穩定可出院時,醫院找社區,為社區如何接納他開會。現在他在社區裡有個攤位賣東西,情況一直不錯。」尹利對這件事感到很欣慰。

如何處理醫病關係,尹利有很深的感受。他說,家屬送病人來急診,心情都很急迫,如果覺得沒得到安全感容易有糾紛。護士要多和家屬溝通,並在緊急狀況中,觀察評估,找到最迫切解決的問題,尤其和醫生緊密合作特別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