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希文
已逝歌手高凌風有成名曲〈姑娘的酒窩〉;暢銷歌手林俊傑有〈小酒窩〉,歌詞寫到:「小酒窩∕長睫毛∕迷人的無可救藥∕我放慢了步調∕感覺像是喝醉了」;永遠令人懷念的歌手鄧麗君,其酒窩更讓人眷念其慰人的曲思。因為酒窩好迷人,故坊間也流行酒窩整形。
古人釀酒,將五穀置缸,中空露底,沿缸疊砌如坑,故稱「酒窩」;梨渦是宋妓黎倩的酒渦,後泛稱女子面頰的酒渦,如宋.朱熹〈宿梅溪胡氏客館觀壁間題詩自警〉云:「十年湖海一身輕,歸對梨窩卻有情。世路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生平。」梨窩較酒窩小,位於嘴角,且不明顯。
滿一歲的兒子與我一樣,有個深鑿的酒窩,唯我在左頰,他在右。傳說酒窩的形成是人逝後,踏上黃泉,沿途僅有盛開的無葉彼岸花。花葉兩不見,黃泉盡頭有忘川河,上有奈何橋。名為孟婆的女子給路人奉上孟婆湯,以忘今生記憶,遁入六道。
可是,有人不願喝孟婆湯,孟婆將之為記,就是臉上點了酒窩,這些不願喝的人必須災浴忘川河,千年折磨方能轉世,掛著前世記憶,綴上酒窩尋找前世戀人。聽起來有點死生不渝、死生契闊的浪漫氛圍。
酒窩,亦稱酒靨、酒渦、笑窩、漣漪、酒坑兒,是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1884)的遺傳定律,大部分人的酒窩都只有一側。《詩經.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指笑的時候出現在兩頰的酒窩。但是,說穿了,酒窩的形成可能不若前文所說的如此淒美,而是臉部肌肉的皮膚凹陷,是一種缺陷美學。有酒窩人緣好像比較好,調皮可人,陽光溫暖,看起來沒有殺傷力,較受歡迎;也有一說是感情容易產生波折,或許是有酒窩的人桃花運好,與異性互動機會較多,相對的也容易犯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