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初審通《專科學校法》修正草案,科大、技術學院可改回專科 ,專科學校可改為高職。辦學績效不佳,無法改善,則勒令改制。這是落實技職教育與務本修法,讓學校辦學更有彈性。
這些年來,台灣被詬病大專院校太多,其中以職業專科學校無上限的「升格」為技術學院,進而變成大學最為嚴重。
少子化已是事實,招生不足的大專院校,除了被要求停招,就是自我了斷!正因為某些私校董事們握有黃金地段,圖藉停招變更地目獲利,教育部不可能就此「配合」,以致仍有不少私校苟延殘喘。
教育部選擇「逆勢操作」,不失為可行之道。至於一旦「失格」後,那些校友可能失去「母校」,高職生有可能無法百分之百升讀技術學院,但權衡得失,修法如能改善濫竽充數,未嘗不是一貼良方。
對照日前媒體表揚就讀台中弘光科技大學的大三實習生謝金豐,他在著名餐飲業鼎泰豐餐廳積極學習,短短半年就通過鼎泰豐「一級實習生考核」,成為全國唯一通過這項考核的學生,月薪調成五萬元,消息傳出,大家都給予掌聲。
謝金豐的母校也是專科「升格」為大學,餐飲科系學生雖然都有實習機會,但並非每個學生都有謝金豐這樣的努力與好運。
這些原屬高職就可上手的基礎學徒工作,一如「黑手」基本功,現在卻延後到大三才完成,如果當初謝金豐念的是高職或五專,現今仍在二十歲以下,浪費的學習是因「改制」,多走了冤枉路。
大學畢業就業困難,必須到補習班準備報考高普考類科,或進入職訓中心學習一技之長,或者路邊擺地攤及嘗試網購買賣。
至於優秀高職畢業生都想繼續升學,能進入高科技職場當多金工程師畢竟少數,高不成低不就,有心者從「黑手」學徒磨練,多走了四年大學之路,豈止是浪費生命而已。
教育部願意讓五專、三專從新來過,我認為應該把學生就業當首要培育目標,畢竟社會缺少是第一線基礎工人,當然家長「萬般皆下品 唯有大學高」的觀念也要改改,我們的下一代不能光靠「文憑」謀生!
凌雲(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