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鄉小鎮上有一支「董事長」級的清潔隊,成員包括鎮上幾位頗有名氣觀光產業的當家老闆。他們利用每天晨起運動的時間,每周一次自動帶著工具和清潔袋沿路撿地上的垃圾。朱柏勳就是這個「愛家愛鄉」舉動的發起人之一。圖/林耀堂
文/林耀堂
在我的家鄉小鎮上有一支「董事長」級的清潔隊,成員包括鎮上幾位頗有名氣觀光產業的當家老闆。他們利用每天晨起運動的時間,每周一次自動帶著工具和清潔袋沿路撿地上的垃圾。朱柏勳就是這個「愛家愛鄉」舉動的發起人之一。
我與朱柏勳認識時,他是暨南國際大學的總務組長兼祕書,還擔任大埔里地區觀光發展協會總幹事,和南投縣樹石雅品學會顧問。
二○一三年他辦理退休辭去暨南大學職務,將工作重心完全擺在埔里區觀光發展的推展之上,並兼任暨南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副執行長,帶領一批學生從事觀光產業採訪與策畫的工作。
為什麼這位平常舞文弄墨的公職官員,會以撿圾垃作為社會服務的管道呢?因為好奇,我和他約了繪像和訪談,而到他的府上拜訪了一遭。一走進他家的客廳,就看到牆上掛了一幅隸書掛軸,寫的是麥克阿瑟將軍的〈為子祈禱文〉。未待我詢問,朱柏勳就說:「大約是我二十來歲時,父親就將這幅字掛在家裡,只是父親從沒對著它說過什麼,而我也一直並沒有太在意。直到父親走了之後,我一次又一次的念著其中的文意,才慢慢了解箇中的深意……」
朱柏勳的尊翁朱錦春先生,是鎮公所民政課的公務人員,朱柏勳從小看到的父親就是在為別人服務,除了白天上班工作不輟,到晚上也一樣坐在家裡的事務桌前忙碌不停。「我父親對社區經營特別用心,我們住的這個小聚落在父親與他的兩三好友的努力之下,家家戶戶都圍起整齊的紅磚圍牆,整頓良好的排水系統,在社區中闢出一方池塘,建設池上小亭成為美麗的公園。四十多年前還得過全省社區營造的金馬獎哩!」
受父親的啟迪而深受影響的朱柏勳,對於父親急公好義卻絕不要求回報的正直個性,覺得受益非淺。當自己也終於有能力回饋社會時,朱柏勳也選擇了對社區居民最直接見效的服務方式;每當從地上撿起一個塑膠袋、一個廢紙盒,心中就彷彿回應了一次對父親遙遙的思念與敬慕。
朱柏勳說:「因為哥哥住在外地,後來又移民國外,我二十多歲就回鄉陪伴父親生活,和父親相伴了很長的時日。不管父親在世時還是遠去後,當我出了社會與人接觸往來,很多人都因為我父親而肯定我,客廳中掛著的麥帥〈為子祈禱文〉,就是父親留給我的最大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