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連照美,主導挖掘的卑南遺址第四批出土文物,在行政院文建會副主任委員吳錦發與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陳德華監交之下,移交給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史前館),還有最後一批文物標本預定明年四月移交給史前館。
台灣史前館由館長鄒族蒲忠成領隊到台大人類學系系館點收,台大副校長陳泰然、人類學系主任謝世宗與史前館研究典藏組主任卑南族林志興代表雙方點交用印,上午移交的卑南古文物是卑南遺址出土陶瓷器,包括器物標本一百零八件與陶、石、研究廢料三十六箱。
另外,台灣史前館同時點收卑南遺址重要標本近兩千件,包括耳環、矛鏃、兩端帶穿耳飾、板岩手環、陶容器、喇叭型手環、鈴形玉珠、墜飾、廢料玉片、錛鑿、玉管管珠及其他玉器合計一千九百七十三件。
台大人類學系主任謝世宗表示,這部分文物太多,來不及做好移動式的包裝,需要大約三個月時間打包,預定明年四月移交給台灣史前館。
文建會表示,由於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古物中央主管機關由教育部移到文建會,教育部未完成的卑南遺址第四批出土文物監交移轉作業也由文建會繼續負責執行,但發現沒有清冊,因而督促台大完成相關文物清冊,並把第四批文物移交給台灣史前館,未來將進行分級審查作業,邀請台大宋文薰、連照美擔任審查委員,未來將委由連照美研究提出報告後再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