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五成二的中小學教師憂鬱指數偏高,教師教育自主權、快樂、使命感指數都呈下降趨勢。教師不快樂的原因,前三名依序是教育政策不確定、行政負擔太重、備課時間太少。
另外,高達九成八的受訪老師認為,時下學生最需要加強的是品格道德教育,其次是生命教育占七成五,四成五老師認為學生應加強環保生態教育。
金車教育基金會昨天公布「無私真愛」教師問卷調查結果。這項抽樣調查全台十二縣市、二十七所中小學共一千六百名教師,回收有效問卷一千一百九十一份。結果顯示,由於出生人口減少導致學校減班、裁併,加上超額、流浪教師問題,有六成二的老師擔心會因減班被調職或調校,愈資淺的老師不安全感愈重。
高達九成六的中小學教師,認為目前的教育政策無法減輕學生課業壓力,六成九認為當前教育無法培育學生適應二十一世紀的能力,八成一教師認為目前的教改會造成貧富階級擴大。另外,有七成七教師認為教改並未尊重基層教師意見。
受訪老師認為,影響學生思想行為最大的還是父母,其次是朋友同儕、大眾媒體排名第三,老師對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排名第四,在五個選項中僅優於電腦網路。
中小學教師對當前教育最擔心的事情,生活教育不落實排名第一,教育政策不確定與父母親理念失當並列第二,第三是社會太多負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