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父子(前排右二起),昨天與醫療團隊一起慶祝重獲新生。圖/張嘉芳
活體連鎖換肝手術成功,陳先生(中)最感謝妻子(右)與兒子(左)的無悔付出,讓他黑白人生再次看到彩色光芒。圖/張嘉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北榮民總醫院器官移植團隊於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完成一起「三人活體連鎖換肝手術」,動用三組移植人力,歷時十二小時,成功挽救兩位肝病患者性命,也創下國內首次「活肝連鎖換肝」之肝臟移植新紀錄。
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表示,罹患罕見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的陳先生,獲其子捐贈左肝;陳先生再將功能正常的右肝,捐給罹患肝癌的黃女士。這是北榮繼二○○七年以二十二小時馬拉松方式屍肝捐贈三人連鎖換肝後,再次創新紀錄的高難度移植手術。
原本身體狀況良好的陳先生,前年六十歲時出現小腿無力與麻木感後,症狀日益嚴重,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這種代謝疾病係因肝臟不斷製造突變的蛋白質,在心、腎、胃腸系統造成沉積。由於進展緩慢,患者多半在五十歲以後才發病。
龍藉泉指出,對罹患罕病的陳先生來說,肝臟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如不移植,患者可能會因心臟衰竭死亡。而五十五歲黃女士,有C型肝炎及肝硬化,前年六月因為肝昏迷入院,肝臟移植評估時,意外發現有肝腫瘤,必須盡早接受肝臟移植手術。
雖然陳先生的肝臟會製造不正常的蛋白質,但結構和功能都還正常,龍藉泉說,移植後七年內,尚不會發生嚴重的代謝問題,雖屬「應急」,卻也解決了國內許多肝癌患者等不到肝臟的困境。
他強調,國內現階段需要肝臟移植的病患相當多,器捐數目不足,因此患者多需接受活體肝臟移植,而受限於法令規定(五等血姻親的成年人才能捐贈)及現實面,活體移植仍有「一肝難求」的困境。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即時統計,國內目前等待肝臟移植的人數有一千一百八十一人。
龍藉泉說,所謂的連鎖換肝手術(Domino Liver Transplantation)是將第一位接受換肝病患的肝臟移植到第二位病患的身上,前提是第一位病患的肝臟必須無肝硬化情況。連鎖換肝手術在全球已經進行過一千多例,手術需要較長時間與人力,加上活肝移植,血管更加複雜,北榮器官移植團隊經由不斷努力和突破,成功為病患爭取更多「活下來」的機會與希望,讓更多病患和家庭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