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局隨機挑選近萬顆回收廢電池檢測,發現三成電池還有電力,不少電池電量竟在「滿格」;彭姓婦人昨天帶一百多顆舊電池回收,檢測發現三十幾顆電池仍可使用,她直呼很驚訝,表示要購買電量檢測計,避免日後丟錯電池。
環保局指出,國人每年消耗四億顆電池,台北市去年回收廢乾電池約一千六百五十萬顆;乾電池外觀難辨識使用狀況,北投焚化廠日前回收三千八百六十八顆電池,其中三百九十七顆從未使用,顯見民眾常「誤丟」。
環保局長吳盛忠建議民眾購買簡易電量檢測計,自行檢測電池電量,一個簡易電量檢測器約六十多元;廢電池分成高電量、低電量、無電量三個等級,低電量電池可用於遙控器、捕蚊拍、鬧鐘等小型電器。
電池回收處理業者陳世昌表示,電池即使電量耗盡,金屬原料仍有許多用途。廢乾電池經由破碎、篩選、磁選、風選等處理,可生成二氧化錳、鐵、鋅及塑膠。鐵能用於煉鋼,錳可作為石油探採鑽頭原料,二氧化錳可製成農業用土壤改良劑、廢水處理藥劑。
環保局昨天舉辦「全國首創廢電池剩餘電力再利用計畫」,地點選在內湖再生家具展示拍賣場。即日起,民眾持五顆廢乾電池可換一顆有七成電力以上的舊電池,或一顆廢電乾池換一顆低電量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