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罐頭賣空氣買不回生態

 |2014.04.22
1856觀看次
字級
上月底在大陸河南省鄭州市綠城廣場的促銷活動上,號稱來 自山間的二十袋清新空氣,很快被民眾吸光。 圖/法新社
響應世界地球日,大陸江西省婺源縣紫陽第二小學的學生以 主題創作和自創畫刊等形式,表達對地球的關懷。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今天四月二十二日是世界地球日,聯合國將今年的主題定為「綠色城市」。世界地球日的宗旨是喚起人類愛護地球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環境。中國大陸近年霧霾天氣增加,許多地方賣起「新鮮空氣」,反映出民眾對於良好生態環境的渴望。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類要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需求間尋求平衡,必須與自然界、地球和諧共處。

一款「空氣罐頭」近日亮相大陸遼寧北鎮梨花節開幕式,其亮點在於內裝來自森林的清新空氣。北鎮並不是大陸第一個推出「空氣罐頭」的地方,貴州、福建、浙江、河南等地旅遊部門都曾推出「空氣罐頭」吸引遊客。

作為北鎮梨花節的贈品,「空氣罐頭」瓶身標示空氣「採自醫巫閭山國家森林公園」。觀測報告顯示,該森林公園大朝陽景區春、夏、秋三季平均負氧離子濃度為每立方公分四萬個,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清新空氣標WHO準近四十倍。不過,該景區尚沒有出售空氣罐頭的計畫。

天津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說,藝術家杜尚首創的「空氣罐頭」是種行為藝術,象徵空氣無所不在、藝術無所不在;而作為商品的「空氣罐頭」始於日本。日本人一條米蕾說,在富士山景區出售的空氣罐頭是紀念品,包裝精美。

據了解,大陸網路上已有多家商店出售「空氣罐頭」;例如淘寶網上來自貴州凱里市的一款空氣罐頭,售價九十九點九人民幣(約新台幣四百八十五元)。

不過專家認為,這並不意味著「空氣罐頭」的商機和產業時代來臨;如果投入量產、銷售,仍然是小眾市場。大陸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表示,賣「空氣」賣的是概念,從成本角度是賣「瓶子」。瓶子精美、有創意,作為旅遊紀念品,可以形成小眾市場,但作為消費品則「沒有多少人會長期購買,不如買氧氣袋」。

曾在美國攻讀生物的博士陳翰表示,空氣罐頭的生產過程中,儲藏技術是一個問題,有微生物的存在難以確保罐頭不變質。

張寶義表示,空氣罐頭反映出的是生態環境的危機。霧霾困局下,清新的空氣成為珍貴資源,空氣罐頭「裝著民眾對呼吸新鮮空氣的渴望」。

小檔案 世界地球日

起源於美國,今年是第45年。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地球日」活動,象徵美國環保運動興起,同時促使了美國政府採取一些環保措施,是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

1990年4月22日,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舉行宣傳活動,主題是如何改善全球環境。

2009年4月22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宗旨是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