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基金會昨表揚全國自強母親,獲選的六十五歲阿嬤田秀琴(左),每天摸黑到海邊摘野菜販賣,還要四處打零工,養大七名孫子。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天再黑、夜再冷,六十五歲的台東阿美族阿嬤田秀琴照樣得冒險走在海岸線撿拾海螺和野菜;別的族人歡慶豐年祭,她卻忙著製作月桃葉包包和手工藝賺取生活金,十五年如一日,堪稱「超級阿嬤」。獨自扶養七個外孫的田秀琴說:「讓孫子成為正直的人是我的責任。」家扶基金會昨表揚二十四位全國自強母親,這些來自弱勢清苦家庭的「媽媽」,有人父代母職,也有人隔代教養,還有人要照顧重病、身障家人。特別穿著節慶族服接受表揚的田秀琴是單親又隔代教養的勇敢阿嬤。
十多年前,田秀琴不忍乖孫遭酗酒的生父家暴,毅然決然扛下扶養七孫的重擔,原本她和夫婿一起教養孫子,未料丈夫在十年前走了,一家八口的生活全靠她一人撐起。
田秀琴說,原本她從事獨居老人看護工作,因年紀漸大、體力不堪負荷,後來只好靠著四處砍草、打掃、做資源回收等微薄零工扶養七孫;為了增加收入,經常一天多次利用退潮時到海邊撿拾海螺和野菜,刻苦堅強堪稱「超級阿嬤」。
回首這段苦日子,田秀琴為了餵飽孫子,有時還得跟鄰居借錢、甚至借米;為了節省開支,只好自己種菜來吃。
她說,女兒和女婿不只一次以暴力威脅要帶走孫子,甚至還偷走她辛苦賺來養孫錢;有好長的一段日子,田秀琴因為沒有孩子的監護權,所有政府的低收補助也全被女婿領走。但田秀琴沒有恨,還教育孫子要放下對父母的怨懟。
如今大孫子已長大在加油站工作幫忙分擔家計,分讀高中到國小的其餘六孫也經常利用假日打工協助貼補家用。田秀琴說:「養七個孫子真的好累、好辛苦,但也因為這些孫子,讓我過得很幸福。」另一位從越南嫁來台灣的黃可妘,十六年來獨自照顧精神病發的丈夫,和兩個分別得到中度多重障礙及重症肌無力症的孩子。昨天特地從桃園前來領獎。
為了養家,黃可妘身兼數職,白天當工廠作業員,從早上八時工作到晚上六時,晚上煮飯給小孩吃,小睡五 、六小時後,凌晨二時到天亮再趕到豆腐工廠做豆腐。黃可妘說,不後悔來台灣,孩子的一句「媽媽辛苦了」,就讓她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