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啟聖
中央大學一名優秀博士生剛通過口試與論文,正準備踏入職場,卻在宿舍選擇結束生命,字裡行間透露畢業後找不到出路的憂心。
這樣一則新聞,看在多年從事就業輔導工作者的眼裡,再一次讓人鼻酸。都已經讀到博士班了,身上背負著多少社會、家庭、朋友的期待,壓力之重,可想而知!而這樣的事件,相信對即將於六月陸續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而言,勢必造成極大的衝擊。因此,我希望將自己過去在輔導求職、面試的經驗,與所有面對就業機會的年輕朋友分享。
吾人常說,職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找工作以前,首先要衡量自己的所學及興趣、專長。我一位朋友,大學讀護理系,畢業之後,考量到醫院工作,考量目前一位護士,至少要照顧七到十二床以上的患者,無疑是血汗工作,因此,她結合所學,再加上她喜歡接觸人群與樂於助人的熱情,因此,決定到藥廠擔任銷售的工作,短短五年時間,她已經爬上經理的位置,而以她的業績,做到銷售協理也是指日可待。
如果你幸運的學以致用,找到與所學相關的工作,但產業的發展前景未必樂觀,你還是可以為自己找到轉職的機會。所謂「山不轉、路轉」,上天在關閉一扇門時,也會另開一扇窗。除了博士賣雞排、碩士種田的案例之外,就在我家巷口,也有一個實際的例子。
小楊大學讀企管,畢業後在一家貿易公司任職,看似一條理想的就業路徑,但因為工作半年後,工作內容始終都是報關的業務,日復一日,千篇一律,能學到的十分有限,小楊索興毅然離職,選擇自行創業。
小楊與朋友合力從事水耕小麥草栽種,並製成精力湯健康飲品,從進料、銷售、品管、賣點位置選擇、商品差異性分析、行銷策略等等,結合課堂所學,在創業當中具體實踐,而且,獲得街坊鄰居不錯的口碑,同時,一個月也有十萬以上的營業額。未來還考慮開放加盟,讓生活在食安陰霾下的民眾,能有健康的飲品飲用,小楊他做得很開心。
而找工作另一個被忽略掉的關鍵是「知彼」!時下很多年輕朋友,在人力銀行網站,看到召募的廣告,學歷、條件與自身相符,就投遞履歷表等著接獲面試通知,但是對這個職務、乃至這家公司的了解,卻付之闕如!現今餐飲服務業很夯,多採連銷形式經營,展店迅速,需才孔急,不少品牌都已成功上市櫃,且股價表現不錯,吸引少輕人應徵。但是,你對外場服務人員的工作了解多少?這家餐廳的晉升制度知道多少?有無在職進修的規畫?這些都是應徵前必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