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住家附近的鄰里公園潛藏許多危險。消基會日前調查雙北市三十三個鄰里公園,結果發現,三十三處公園都有遊樂設施不合格的情況,其中以新北市三重區的六張公園有十三處缺失,情況最為嚴重;另外台北市豐年公園、大直公園和新北市尋夢園地也分別各有九項不合格。孩子遊玩,形同處在危險邊緣。
消基會表示,這些鄰里公園遊具最常見的缺失,包括:「遊具使用區域」(二十八處公園)、「誘陷」(指會造成小孩軀體懸空、頭頸卡住的狀況。有二十六處)、「突出點及纏結」(二十處)、「進出規定」和「標示」(十八處)、「材料」(十七處)以及「平台」(十二處)等問題,顯示國內的廠商與遊樂設施管理者對於國家安全標準C N S12642沒有完全了解。
而鄰里公園的設施方面,包括未保持安全距離,孩童易發生碰撞事件;有過多突出物,螺紋過長或鬆動;設施與護欄寬度過寬,孩童容易卡住或跌落,以及滑梯或設施的扶手高度不足,都應該加強維護。
消基會說明,調查中最多的「遊具使用區域」問題,依據國家安全標準規定,固定式遊具周邊安全區應保留至少一百八十三公分空間,且地面也應有防護鋪面。尤其在都會區,因為地窄人稠,加上使用人數也較多,若防護鋪面範圍不足,就很容易在推擠、碰撞的狀況下造成嚴重傷害。若空間不足,則建議可在設施周圍的障礙物加裝防護墊保護,以防止孩童不小心發生碰撞而受傷。
另外,「誘陷」較常發生於欄杆或平台間隙,當間隙可使兒童身軀通過,但頭顱卻無法通過時,就會發生頭顱卡住的危險,嚴重者可能會因窒息死亡。而若要排除誘陷的風險,則可使用網狀或板狀物等阻隔間隙,避免兒童身軀進入間隙。
消基會特別強調,因為「誘陷」是在民國九十七年底才修訂納入標準,許多舊有設施都存有此風險,甚至廠商與社區對現行國家標準不熟悉,也會使新的設施存在「誘陷」的缺失,需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