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六十多歲的老翁夜間頻尿,吵得太太沒有辦法睡覺,原以為是攝護腺肥大,到醫院檢查發現沒有問題,台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陳韻之說,檢查後發現老翁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戴上止鼾器後,睡眠變好也不再夜間頻尿。
陳韻之表示,人在熟睡時肌肉會放鬆,這名老翁因呼吸道狹窄,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可能導致致命危險,因此人體的本能反應會把老翁搖醒,避免肌肉因為熟睡放鬆,讓呼吸道更狹窄而窒息。
老翁因此在晚上都處於淺淺睡眠狀態,引發夜間頻尿,經檢查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候,戴上由上下兩個咬合板組成的止鼾器,將下顎往前延伸,打開呼吸道後,老翁從此夜夜好眠,也不再有夜間頻尿問題。
台大醫院牙科部主任林俊彬表示,台大醫院引進個人化的止鼾器,先由睡眠中心檢查確認打鼾或睡眠障礙的病因,診斷後再由牙科醫師依照每個病人不同的狀況來調整止鼾器,便可以解決病人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
台大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李佩玲表示,止鼾器適用在輕度、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如果無法接受戴呼吸器治療,也可以考慮使用止鼾器。
李佩玲指出,睡眠時每小時小於五次的呼吸中止屬於正常,五到十五次是輕度病人,十六到三十次是中度,大於三十次則是重度病人。
陳韻之說,在過去半年,針對三十名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使用止鼾器治療的研究,證實把下顎往前延伸撐開呼吸道的止鼾器,確實有治療效果。
陳韻之表示,止鼾器治療睡眠呼吸中止,必須終身睡覺時佩戴,費用約兩萬五千元到三萬元之間,患者剛戴上可能會有異物感,約一到兩周可改善,此外,有牙齒、肌肉與顎關節疼痛,與口水變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