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上班族無不希望工作與生活變得更簡單輕鬆,但,往往事與願違,工作量是否多到經常進度落後而苦苦追趕。是否覺得被工作控制,而不是在控制工作?許多經理人有這種感受,特別是在艱困的時局。
圖/沈松清
文/理查.柯克
每個上班族無不希望工作與生活變得更簡單輕鬆,但,往往事與願違,工作量是否多到經常進度落後而苦苦追趕。是否覺得被工作控制,而不是在控制工作?許多經理人有這種感受,特別是在艱困的時局。這種痛苦其實有解決方法,把自己改造成更有效率的經理人,不需要放棄自己的價值觀,或是犧牲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時間,就能達到遠比現在還要更好的工作成就。
這怎麼可能呢?許多公司和經理人把焦點放在投入,而不是放在產量。他們看重過程,每星期做一千零一件工作;但其實他們應該把焦點放在成果,更確切地說,他們應該把焦點放在哪些工作可以產生最好的成果。
絕大多數的成果其實只用了少數的行動和心力達成,但是那些產生大量成果的少數投入卻通常被那些只產生少數成果、而且往往產生許多不良成果的大量投入給掩蓋。公司和經理人通常只看平均成果,不注意極端和偏離的情況,但出人意料的是,真正重要的,其實是這些極端與偏離的情況。
槓桿效果
更有效率的工作人
˙最成功的上班族不只是會幫助自己與其他人建立連結,也會幫助其他人,尤其是那些身處不同領域而互不認識的人。˙受敬重的上班族會撥出少許時間鼓勵、支持,以及輔導部屬,少許的必要努力可以顯著提高部屬的生產力及團隊精神。
˙有效率的上班族懂得放部屬自由,讓部屬有一定的自由度去做他們最擅長的事。不是一項輕鬆隨便的選擇,要在雙方都展現充分的坦誠,以及搭配高標準的要求下才行。
˙經理人其實不用總是苦嘆時間不夠用,在幾乎人人都被喧嘩與騷動吞沒之時,掌握要領與要事,不僅能產生最大成果,還會覺得時間充裕,游刃有餘。
˙所有成功的職業生涯都是由少數不常發生,但關鍵至要的決定促成。
˙結合有建設性的怠惰、明智的思考,以及極大的雄心抱負,就能產生卓越的進展。
3個條件
第一,願意擺脫舊思維和目前的工作習慣。停止盲目從眾,每件事都要有自己的看法,這可能得經過一些努力和時間才會習慣。
第二,為適合的公司與主管做適合的工作;更廣義地說,這意味必須慎思明辨,尋找一個鼓勵、而非壓抑自由與創造力的公司。
第三,想著要做些什麼來讓你的生活產生改變,真心想要改變,不論想做什麼,要抱著認真的態度,全心全意想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