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顛覆鍾馗獨創俊朗文人

 |2014.04.03
2610觀看次
字級
明代畫家文徵明《寒林鍾馗》,鍾馗以文人形象出現,手持笏板而非寶劍。圖/故宮提供

【本報台北訊】在傳統畫像中,殺鬼吃鬼的鍾馗,多以舉劍揮舞的武將形象現身。直到明代畫家文徵明為他改變造型,以文官所持的笏板取代寶劍,鍾馗始以文人形象出現。這幅顛覆鍾馗形象的畫作《寒林鍾馗》,今起在故宮展出。

故宮「明四大家特展:文徵明」今日登場,展出其畫作七十七組件,展期至六月三十日。

文徵明與沈周、唐寅(唐伯虎)、仇英齊名,並稱「明四大家」。亦稱「吳門四家」或「吳門四傑」。晚年與老師沈周並駕齊驅,繼沈周之後成為吳派領袖。

文徵明九次進京赴考皆名落孫山,曾獲推薦任職翰林院,卻因官場生涯與理念不合,而辭官歸隱,從此致力詩文書畫。故宮書畫處研究員譚怡令指出,他捨卻一時之功名,成就千載畫名。

文徵明活了九十歲,是四大家中最長壽者,加上學生眾多,對明代中晚期的書畫影響至鉅。他十九歲自學習畫,書畫創作長達七十年,風格百變。

現代人視仿畫為侵犯版權,但文徵明視仿畫為向古人偷師。譚怡令表示,他的仿畫雖以古人為師,仍具個人特色。他曾因擔心朋友不願把家藏《趙伯驌後赤壁圖》獻給當權者嚴嵩之子嚴世蕃而獲罪,為友人重新臨寫一幅。此畫筆墨精謹,不因是仿畫減其藝術價值。

文徵明習字甚勤,自言每天晨起必練字,終身不懈。他善長各種書體,以小楷和行書最具特色,九十歲仍能作蠅頭小楷。其代表作《畫蘭竹》,竹和蘭的線條勁健有力、運轉自如,有書法家揮毫的趣味。

文徵明八十五歲的作品《寒林鍾馗》,畫中鍾馗腰插笏板、雙手攏袖,獨自佇立於鬼怪出沒的山林中。不同於一般畫家筆下的猙獰醜惡,此畫的鍾馗雖滿面亂髯,不掩俊朗風采。文徵明以淡墨染畫煙嵐,畫中彷彿傳出陣陣寒氣,人與景均氣勢不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