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增稅打擊買氣66%民眾減支

 |2014.04.02
955觀看次
字級
日本內閣主管消費者與食品安全的特命擔當大臣森雅子,一日到東京的伊藤洋華堂超市,視察消費稅開徵對物價有何影響。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針對日本提高消費稅率,國際及日本媒體普遍認為此舉將壓縮日本消費及經濟成長,並打擊安倍內閣的支持度,也有分析認為,如果政策駕馭得不好,將會危及首相安倍晉三的政治生命。

昨天是日本消費稅從百分之五調漲到百分之八第一天,商家改以更多特價品及加倍送點數留住顧客;不過,日本共同社的最新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六的受訪者計畫削減支出,百分之三十三的受訪者不打算對消費支出進行任何調整,而擔憂經濟前景的受訪者更將近百分之八十。顯見民眾準備「看緊荷包」,是安倍政府欲擺脫通縮的大敵。

四口之家估一年多花2.8萬

這是日本一九九七年來首次增消費稅,因國債已達開發國家最高的一千兆日圓,預計此次增稅國庫多收五兆日圓,二點九兆編列於老人年金,一點三兆彌補赤字,零點五兆用於育兒資源、醫療等。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試算,年收七百萬(約台幣兩百零六萬)到七百五十萬日圓(約台幣兩百二十萬)的四人小家庭,每年要增加九萬五千日圓(約台幣兩萬八千元)開支。

七十九歲山本奶奶從腳踏車菜籃拿出一盒蛋,「這是一早到那家超市買到的限時商品,一下子就搶完了,多是像我這樣的爺爺奶奶去搶。」此時她正在另一家生鮮超市前,這是她「巡迴購物」的其中一站。消費稅調漲前,這已是山本奶奶的消費方式。她稱讚認識的年輕人懂得節約,下班後到超市買半價的便當、壽司,冰起來吃。

安倍政權的經濟財政政策已帶動物價緩步上揚,不過調薪幅度被高物價與增稅「吃掉」,日本民眾雖不覺得百分之三會讓生活變得極端痛苦,能省則省的心理沒改變,讓通貨緊縮的陰影揮之不去。

日本業者對四月的來臨嚴陣以待,連鎖餐廳把基本款牛丼降價,速食店小漢堡又回到一百日圓的特價,無印良品大部分商品不漲。他們知道對消費者而言,此時可以節省的就是外食與非生活必須品。

《金融時報》指出,對政府官員而言,提高消費稅當然是拉抬物價最直接方式。

但今天的物價上漲,並不保證長期趨勢就會看升,對央行想盡辦法要終結通貨緊縮努力,可能還會有反效果。

17年前調漲 股市暴跌20%

事實上,十七年前的一九九七年,日本將消費稅從百分之三提高到百分之五時,從宣布到實施之間,東證指數就暴跌百分之二十,後來更把日本推入長達十八個月的經濟衰退。

雖然那次的衰退其實和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淵源更深,消費稅的衝擊倒在其次,但仍然足讓投資人與消費者聞之色變。

而且,民眾的感受實際也會造成影響。雖然通膨的希望升高,預估成長率卻已下滑。經濟學家如今平均預測日本今年的實質成長率會低於百分之一點四,明顯低於一月調查時的將近百分之一點七。

不過,還是有經濟學家相信,提高消費稅不會讓安倍的成長政策出軌。雪梨的野村公司策略師惠頓就說,環繞消費稅的不確定性,已被市場納入考量,東京日經指數股市今年來下跌約百分之九點四,在主要股指中表現最糟,就已充分反映這項因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