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位於洛杉磯北方三十英里處的聖大克拉里塔,正以上緊發條的步伐發展成另一個電影電視工業園區。獨立製片人大衛.柯諾以憂心忡忡的口吻向好萊塢提出忠告,如果不儘快改善目前的製片環境,十年之後將被取而代之。
大衛.柯諾的警語並非危言聳聽,許多好萊塢製片不僅同意他的看法,並且逐步把自己的工作室遷移到聖大克拉里塔。
聖大克拉里塔興起的原因,主要是好萊塢有限的攝影棚目前已經「片」滿為患,包括派拉蒙、二十世紀福斯、華納兄弟以及環球製片廠等旗下近百的攝影棚幾乎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被大牌導演「佔據」。
對於一些出道不久的製片與導演而言,要進入這些設施齊全、道具充足的攝影棚感到難如登天之餘,不免發出怨嘆,急於另謀補救或是另尋出路。這也是近年以來,許多知名影片陸續轉往外國拍片的原因之一,包括李安的「斷背山」選擇到加拿大出外景。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過去兩年疲弱的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不再強勢如昔,相對令出走到國外拍攝的製片單位在花費節節升高的情況下裹足不前,轉而在國內尋找其他替代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