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方程式》任勞任怨的耳朵

◎邱正宏 |2006.12.26
371觀看次
字級

據說人死亡以後五官當中最後喪失功能的是聽覺,當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以後,聽覺功能還可以運作一段很長的時間。常聽說遠方的親人趕回家,來到死者身旁呼喚死者的時候,偶爾會看到死者的眼角流下淚水,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

人活在世上的幾十年中,睡眠占去三分之一的時間,這表示人類的器官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休息。當我們睡著以後,肌肉的收縮放鬆,腦部的運作減緩,呼吸和心跳也慢下來,這些器官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處在休息的狀態。

睡眠時各種感覺,視覺、嗅覺、味覺甚至觸覺都變得比較遲鈍,除非是比平常大上好幾倍的刺激,否則是喚不醒沉睡中的人。正常人在清醒的時候輕輕觸碰就會有反應,睡著以後用力搖都不一定搖得醒。

但是在人體各種器官中,睡著以後還是有一些器官並不休息,聽覺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五官中,唯有聽覺在睡眠中還是保持相對清醒的狀態,所以吵醒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聲音。鬧鐘不就是一個最明顯的證明嗎?如果其他感覺一樣有效的話,為什麼不用「鬧光」、「鬧味」來當作睡眠喚醒裝置呢?

媒體經常報導,某些植物人昏迷多年後突然醒來,當他們回憶起昏迷時的時光,幾乎都說那時唯一能夠接收到的外界訊息只有親人的呼喚和環境中的聲音,因為除了聽覺已外所有的感覺都已經消失了。

台中縣有位青年十二年前出車禍成了植物人,她的母親為了方便載兒子就醫,不但去學開車還學吉他。每天用吉他彈奏兒子最喜歡的旋律,刺激兒子的大腦,盼望有一天他能甦醒,而這位青年也像是聽得懂母親的呼喚似的,會跟著音樂旋律嘴巴不停的晃動。

台中市長胡志強在妻子邵曉鈴深度昏迷期間,不斷播放她最喜愛的歌曲,最後終於將她從深度昏迷中喚醒過來,也是運用聽覺刺激的原理。

醫學研究發現,人的耳朵只要聽到自己喜歡的、熟悉的音樂,心情就會平穩放鬆,焦慮也會減輕。腦中則會出現α波。所謂α波,是一種腦波中的慢波,有別於快速的β波,是一種和心靈的舒緩放鬆有關的腦波。精神醫學中常會運用激發α波的機器,來治療精神疾病,譬如焦慮、緊張、不安等。

佛教經典中有「眼耳鼻舌心意」六根清淨的說法,耳是僅次於眼第二個最重要的感官,但是它任勞任怨的程度只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應該好好愛護自己的雙耳,不要讓它遭受不必要的摧殘,以免聽力提早退化、耳鳴提早報到。(本文作者為景升聯合診所院長、耳鼻喉專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