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方言中有一個通俗口語,《紅樓夢》中寫作「促狹」。但是從字面解釋,似乎解釋不通,讀音上也與口語大相徑庭。
其實,這個通俗口語的正確寫法應該是「出掐」,是由「掐指一算」這個熟語派生的。求本溯源,「出掐」一語還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創造出來的呢!
蘇東坡才思敏捷,學識淵博,棋琴書畫無所不精,還擅長談笑戲謔詩文、猜謎作對。
蘇東坡年輕時曾拜在王安石門下。王安石兩次罷相後,在金陵(南京)半山堂,著書執教,安度晚年。對蘇東坡的驕傲自負,時有風聞,他決定找個機會對蘇東坡訓誡一番,促其自謙。
巧得很,一○八四年,蘇東坡轉任途中,經過金陵,出於師生禮儀,蘇東坡及早修書,登門拜望王安石。
王安石連出兩副對聯,都被蘇東坡巧妙應對。然而蘇東坡掂到了分量,有些尷尬,知道王安石誠心詰難他,卻又不甘心退陣。
當王安石說出了第三副對子時,這次真的把蘇東坡難住了。只見他在房裡踱來踱去踱了半天,也未能應答出下對來。
王安石等了一會兒,故意揶揄道:「賢契,你不是掐指一算便能見分曉?怎麼老夫這一句竟出了你的掐了?」
蘇東坡被奚落得面皮通紅,囁嚅了老半天,才擠出了一句:「恩師此句果然出了掐了,出掐,出掐……」
從此以後,「出掐」一詞便流傳下來成為民間的一句通俗口語,人們把「為他人所始料不及,陷人於窘境」,都一言以蔽之為「出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