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誕節剛過,這裡有一則耶誕節的故事。
有個百萬富翁回到幼年的住所,他希望有人能陪著過節,所以花錢跟住在那屋裡的一家人買一個耶誕節,那家的爸爸看在錢的份上答應了,家人也只好配合。兒子讓出了自己的房間,爸爸最喜愛的義大利燻腸被吃了也不敢吭一聲,全家人還得陪這個「家人」去買耶誕樹,一起布置耶誕飾品、唱耶誕歌。到後來,爸爸不得不向那「家人」說,他無法配合演出了,因為過完節後他就要和妻子離婚了。
富翁感慨的說:「我花錢買和家人一起過耶誕節,你卻如此輕易放棄。」
阿富汗人對「家人」一辭也有他們的看法。在《追風箏的孩子》中,提到阿富汗人是否適合領養孩子?塔希利將軍說:「……相信我,如果對方的父親不知道妳的祖先是誰,也不會來向妳提出婚約。血源是最重要的,我的孩子,如果領養小孩,你們根本不知道你們把誰的血緣帶進家裡來。」可見阿富汗人對成為家人血緣的重視。
有些父母可能因自身的不如意,而使得家破碎了,甚至走上絕路,黃泉路上相隨行。若在黃泉路上都能同行,在人世間何妨逍遙遊呢?
給身旁和遠方的家人、朋友一個祝福,感謝有你在真好,別輕易放棄彼此的好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