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娟瑜
Q:吳老師,我到底要怎麼跟孩子相處,他總是跟我唱反調,我說往東,他就故意往西;我說「不要那樣做」,他就「偏要那樣做」。
上個禮拜天,他和一群同學約好去逛西門町,我心想:「也好!至少不是整天窩在家裡打電動。」我還千叮嚀萬囑咐絕不可以去那裡的遊樂場玩,他回答我說「好」!
結果回到家,逼問之下,他們看電影,又逛遊樂場,兒子說:「人家邀,我不好意思拒絕,而且我又沒打,我只是站在旁邊看……」
嘔!快把我氣死了,他怎麼可以這樣不聽話,沒有按照約定行事,我一氣之下,也說出了重話:「三個月內不准和那群同學出去玩……」
我這樣做,不對嗎?
為什麼兒子會含著眼淚,握著拳頭,不發一語,直接往房裡衝,然後重重地把門甩上,砰地一聲,把我嚇了好大一跳。
老公在一旁說我「小題大做」,怪我不懂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需要有同儕作伴,怪我管太嚴了。
請吳老師告訴我,誰是誰非?
身為職業婦女,工作家庭雙頭忙,很怕一個閃失,兒子就變壞了,所以我認為盯緊一點,才能盡到做媽媽的責任,難道我錯了嗎?(群真)
A:群真,妳好!
作為一個職業婦女,又身為青春期孩子的媽媽,的確在生活上會多一分緊張,因為要顧內,還要顧外,妳說,若沒有三頭六臂,那怎麼行呢?
原則上,妳的兒子並不是真的唱反調,也不是故意和妳作對,更不是故意要惹妳生氣。
真正唱反調的孩子是「從頭到尾」和妳「NO」到底;例如:妳要他關電視,他開始反彈:「為什麼姐姐可以多看十分鐘,我就不可以,我偏要看!」或是妳要他一起去拜訪親友,他會說:「無聊,我為什麼要去?都是你們大人在說話。」
反正妳說什麼,他們都有理由把妳嗆回去,有時妳啞口無言,有時妳被惹毛了,也跟著他們,你一言,我一句,變成唇槍舌戰,氣氛很不好。
所以,仔細想想,妳兒子有一開始就說NO嗎?他一開始是不是也想按照妳的建議不去遊樂場,但後來他為什麼會做不到呢?這其中有很多是我們做媽媽的要重新理解和思量的地方。
青春少年需要團體
妳老公說的沒錯,兒子在成長過程中,他需要加入不同的朋友團體,讓自己有所依附,有安全感,我們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太快阻止,或太早論斷。
所以,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場景,當一夥同學看完電影,有人提議去逛遊樂場打電動時,妳兒子是怎麼反應?怎麼做出決定?
這個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地方,妳要練習陪伴兒子在那個時間點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行動,而不是一味地責怪他「唱反調」。
妳的兒子可能會說:「我也建議他們不要去,可是他們就是不聽。」妳的兒子也可能說:「我沒有出聲,因為大家都想去,我不好意思拒絕。」
從這裡妳可以看出:妳兒子究竟是意見領袖,同學會聽他的好建議?還是他在團體中只是跟隨者,沒有自己的主張?從中,妳就會發現今後該如何訓練他有擔當、有主見,而不是人云亦云。
甚至,妳還可以教兒子看出他所選擇的團體是否合適?今後該如何找對團體,讓自己身心更成熟、更成長?
改變想法改變情緒
群真,講到這裡,相信妳的情緒應該已經平穩許多了,當妳看到兒子的決定,當妳理解兒子的感受,妳會明白今後和老公需要更加同心協力、彼此分工來陪伴兒子成長。
當然也要避免用「逼問」方式和兒子相處,那種方式只會讓青春期的孩子愈跑愈遠,結果絕不是妳想要的,對吧?
記得,去敲敲兒子的門,讓你們重新溝通,讓他有機會說出當時的心情和決定,就是先「聽」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