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餐開始,吃一頓對的營養早餐,就可擁有一天的好心情,且能減少焦慮,增強面對挫折和困難時「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抗壓能力及處理能力。
一項在東芬蘭大學的研究顯示,常吃蔬菜、莓果、水果、全穀類、魚或瘦肉的受試者,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小;相對地,常吃加工食品,如香腸、熱狗或含糖點心的受試者,出現憂鬱症狀的傾向愈高。
想要擁有好心情,除了多選用天然來源食物外,不妨試試以下紓壓食物:
‧維生素B群:研究顯示,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能夠抗憂鬱,及其他精神上的困擾,這類食物包括菠菜、魚、豆類及低脂肉類。
‧黑巧克力:純巧克力中含有多酚及苯乙胺醇,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而苯乙胺醇,能使大腦產生愉悅的心情。
‧無調味堅果:血清素是負責掌管情緒與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偏低與憂鬱症有相當大的關係。大部分堅果如腰果、杏仁果及花生除富含血清素,還含有礦物質鎂,幫你放鬆心情,並可規律心跳,穩定不安情緒。
‧維生素D:梅約醫學中心學報研究證實,維生素D可降低憂鬱症的罹患風險。維生素D可藉由適當的日曬獲得,若不常於戶外活動,建議以營養補充劑獲得。
‧膳食纖維: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糙米、豆類、蔬菜,及水溶性纖維含量高的木瓜、加州蜜棗、香蕉、柑橘等水果幫忙排便,可減輕腹脹、精神萎靡等狀況,讓人神清氣爽。
‧紅麴:紅麴含有天然γ氨基丁酸,研究顯示可抑制緊張焦躁的情緒,具輕微的鎮定作用,情緒穩定有助於清晰思考。此外,還具調降膽固醇之效,良好的血脂肪狀態,有助於穩定血壓,可透過飲食或藉由營養補充劑獲得。
減少油膩、高鹽、上火、甜膩及含咖啡因的飲食,這五類食物,都屬吃了會導致更焦慮的「升壓食物」,易讓身體循環變差,造成代謝緩慢,精神疲憊,易煩躁。
嚴重的憂慮症狀無法仰賴食物根除,但忙碌、壓力大的現代人可藉持續調整飲食內容及規律運動,讓每日都擁有樂活的好心情。
(作者為台灣樂活健康養生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