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在天雨粟、鬼夜哭的異常天象中,倉頡完成了漢字的鑄造,有如一把雕工精美的多齒鑰匙」北市文化局長廖咸浩代表念出「祭倉頡文」,誦嘆倉頡造字的精義,在南管雅樂及鐘鼓聲中,宣告第三屆「漢字文化節」活動昨正式開始。
文化局也規畫在孔廟內進行祭祀文祖倉頡的儀式,全程遵循古禮,在「泮池」旁摘採水芹,取其文才之意,並走過青雲門、櫺星門、入儀門盥洗後,開始誦讀古詩。
並由台北市長馬英九率同台北縣長周錫瑋共同祭祀文祖倉頡。
市長馬英九隨後致詞時表示,這次祭祀文祖倉頡是全世界首次,顯見台灣對保存正體漢字的努力,這也是他上任後積極推動的理念。馬英九說,傳說中倉頡有四隻眼睛,兩隻看天地、兩隻看山川,並從觀察鳥獸山川中,發明了漢字,也造就了豐厚的中華文化。
馬英九指出,漢字不僅與蘇美楔形文字、埃及聖書文字並列三大古老文字,且是唯一流傳至今仍在使用的記號文字。他說,在大陸是「書簡識繁」,而他則致力於「識正書簡」,正體漢字非簡化字可取代,唯有用正體漢字,才了解其中意涵,也才能繼續保存、發揚中華文化。
北縣長周錫瑋也提到,正體漢字的博大精深,是許多文字都比不上的,更應該感念古人造字之恩,要「惜字」、「敬字」。
文化局表示,已經第三屆的「漢字小神通競賽」今年更擴大至北縣學校,持續往下紮根推廣漢字文化。而今年首獎獎金高達二時萬元,初賽將於明年一月十六至二十五日舉行,另外在一月十三日起連續兩個周末,舉辦漢字文化節講座。相關活動洽詢報名專線,可撥二三七一○○八六分機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