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醫師提醒,運動必須適可而止,循序漸進,慢慢加強運動強度,如果硬撐挑戰極限,除了要注意髕骨軟骨損傷疼痛,膝關節提早退化,有冠狀動脈問題者還可能昏迷、猝死。
林口長庚急診部長陳日昌表示,近年急診收治多名運動猝死的個案,都是心肌梗塞。他指出,報名參加鐵人、馬拉松等劇烈運動的人,通常具有一定體能,賽前還會加強訓練。不少參賽者自認體能沒問題,卻忽略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陳日昌強調,冠狀動脈變窄是逐漸惡化,許多心肌梗塞患者平常沒症狀,但在某個時間點就會突然發作。建議心肺功能較差、男性、四十歲以上,及患有三高慢性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跑半馬、全馬或參加三鐵前,應先至醫院接受評估。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建議,運動中覺得胸悶、不舒服,應立即休息。心臟功能不好者,如每分鐘心跳超過一百五十下,就可能發生意外。他提醒,激烈運動前,最好接受「心臟復健」專業諮詢,例如跑步過程中,測試血中含氧需求量,若評估結果為不適合跑半馬、全馬、玩三鐵,就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張世昇指出,路跑、三鐵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就是膝蓋前方疼痛,也就是髕骨軟骨損傷,原因就是跑步姿勢不對、距離太遠,加上大腿肌力不夠,膝蓋就容易出問題。
張世昇說,近年來收治不少運動傷害患者,大都是膝蓋受損,X光檢查發現,膝蓋縫隙變窄,進一步接受核磁共振(MRI),髕骨附近軟骨變小,走路摩擦就覺疼痛,長期休息症狀才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