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楊金源率學生發明「史都華衝浪模擬機」,希望作為未來動感舞台的雛型。
圖/楊金源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楊金源,二○○九年聽奧開幕式曾製作讓張惠妹、林嘉綺飛行百米的系統,至今無人超越。如今他靠網路集資,率學生創造可前後上下搖擺的「史都華衝浪模擬機」,不但是全球第一,也將作為未來動感舞台的雛型。
楊金源一九九八年考上公費留學赴美國耶魯大學專攻劇場設計,是台灣首位經學院培植的劇場技術人才。熱愛劇場的他,常得基於戲劇「舞台要旋轉」、「人要飛起來」等要求設計機關,兩年前看到常用於機師飛行模擬訓練的「史都華平台」(S t e w a r t P l a t f o r m),直覺這個有如變形金剛的機器一定能用於舞台,埋下創造種子。
史都華平台是一種利用六組伸縮桿構成的機器,特點是利用六軸之間的伸縮比例,產生各種特殊動作,例如飛行時的翻滾、不規則搖晃等。楊金源想像如此動作若結合軌道前後運動,將製造出有如衝浪般舞台效果,「這裡面潛藏台灣自製百老匯等級機關的種子!」
去年底楊金源在「技術設計」課上談及相關構想,學生都深深著迷,決定跟隨老師「劇場裡沒有不可能的事」信念,共同研發打造作為學期計畫。師生從無到有,自畫草圖、自製零件、拼湊設備,自創設計就在眼前,卻遭遇極大難題:沒有經費。
楊金源苦思各種財源,一位學生建議他試試f l y i n g V等群眾集資網站,楊金源本擔心「這像詐騙集團」,但無計可施下,還是把師生計畫上網,沒想到三周內吸引六十一人贊助二十幾萬元,不少來自他學生時期、劇場界舊識。
各界熱血灌注下,「史都華衝浪模擬機」順利完成。參與的學生陳暐涵說,能和大家一起做出成品「開心又滿意」,「現在我更有自信能自己做東西」。
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志民還已預約該機器,打算用在十月音樂劇新作《仲夏夜之夢》,製造更多奇幻舞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