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中國看世界——需要更開闊的自信

高惠宇(時事評論員) |2014.03.06
901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這幾年快速崛起,領導人以「強大夢」號召全民,中國以外的世界除了忙著在這塊華夏大地賺錢,也忙著想了解這個不是十分開放透明的國家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關注最近發生的一些中國面對世界的故事,人們會發現:假設中國像一本大書,它既厚且重,有時晦澀難懂;假設中國像一個強壯的巨人,他還是個既羞澀又多疑的大個子。

 美國駐北京大使駱家輝三月初結束在北京任期返美前夕,中國官方的中新網發表了一篇「別了,駱氏家輝!」的評論,討檄這個「黑頭髮黃皮膚的皮囊」在中國兩年半為美國亞太新戰略「演了一齣好雙簧」和其他的「戲碼」。

 文章中用了「黃皮白心」、「香蕉人屬性」及「祖上」等在美國文化和法律中可視為種族歧視和人身攻擊的侮辱性字眼。

 駱家輝在大使任內發生了幾樁大事,使美中關係經歷了一些困境。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手下的公安局長王立軍跑到成都美國領事館尋求政治避難,引發出中國三、四十年來最大一樁政治醜聞,最終還改變了中國的黨政版圖。

 維權律師陳光誠大膽逃脫軟禁向美國大使館尋求庇護,是駱家輝擔任駐北京大使期間最大的外交危機。駱本人參與了緊湊的中美談判,最後雙方達成協議,允許陳光誠離開中國抵達美國。

 上述官網文章甚至認為駱家輝自己提行李、搭乘經濟艙、排隊買咖啡的謙遜形象,是一種虛假作態。「駱氏來了,北京霧霾也來了」,「駱氏走了,北京的天空陡然蔚藍,晴空萬里」,這是該官網文章的結尾。

 三月一日雲南昆明發生了火車站暴力襲擊事件,死傷成群,大陸當局迅速逮人破案,並稱昆明襲擊是「由新疆分裂勢力一手策畫組織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悼念:「美國譴責這一可怕且毫無意義的在昆明的暴力行為。向死難者的家人表示哀悼,並向所有被這場悲劇殃及的人們致以慰問。」大使館的聲明中沒有將昆明襲擊明白定性為「暴力恐怖襲擊」,令不少中國網友十分不滿。他們質疑美國拒絕稱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明顯針對無辜平民的暴力活動為恐怖襲擊,是一種雙重標準。中國記者協會出面指責西方媒體在報導昆明暴力攻擊事件時「態度曖昧,居心叵測,別有用心」。

 境外媒體被指喪失客觀立場和新聞準則的具體例子有:將恐怖份子加引號,或者稱「官方所稱的恐怖份子」,將恐怖份子稱為「攻擊者」、「激進份子」;BBC中文網不僅將暴力、恐怖、襲擊三個詞加上引號,而且還強調其所引用的中國官方報導是「未經證實」。

 人民網也指責一些西方媒體在報導昆明攻擊事件中是集體性失明、失聰;有意識地淡化恐佈暴力行為。

 更早在今年一月一日,大陸駐舊金山總領館遭到一名大陸籍華人縱火襲擊,兩天後縱火者主動向警局自首,負責調查縱火案的FBI特工說,該次襲擊與恐怖主義、政治動機或民權動機都無關聯,是一樁單純的刑事犯罪案。但縱火案發生當天,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網站卻暗批,引發此次犯罪行為的一個因素是美國境內的反華情緒,而美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煽動了這種情緒。也抱怨美國對中國使領館的安全完全不上心。

 外人眼裡,中國在崛起過程中,還需要建立一些自信,而自信來自於更開放的胸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