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港澳年輕人瘋台灣的啟發

 |2014.03.06
3754觀看次
字級

 近年來港澳年輕人「瘋台灣」,不僅熱中來台旅遊,而來台就讀大專的港澳學生也增加。八年內增加了一點七倍,其中香港學生更增加了三倍。這反映了港澳回歸以及兩岸互動之後,年輕人對於中華傳統文化,以及台灣的人文素養有相當的好奇和嚮往。也映證了台灣文化軟實力已經展現。

 港澳學生來台留學,根據教育部的說法,是因為香港大學錄取率低於兩成,台灣的學費、生活費便宜很多,教學品質、文化水平也比大陸好;而澳門大學少,素質不如台灣,這是我們能夠吸引港澳學生來台的主因。

 有香港學生表示,很多港生是因為嚮往台灣的自由氣氛而來,台灣人不僅有禮貌,對公共議題也很關心,願為公眾利益上街頭,香港比不上。

 香港和澳門回歸大陸之後,制度變革。在經濟上對於大陸的依賴性更高,政治受中央的節制。香港大幅開放陸客自由行之後,陸港民眾出現衝突現象日增。從一開始的「雙非」問題,就引起港人資源被瓜分的疑慮;接著又有搶購奶粉風潮,還有一些文化上的差異問題,導致港人對著陸客唱蝗歌的事件。最近更有人提出陸人對港人的「恩主心態」,引發熱議。

 相對於大陸,台灣和香港在民主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差異較少,這也是香港人喜歡台灣的原因。也因為台灣有自己的文化,這種文化揉和了傳統中華和西方現代文明的元素,展現出一種溫文有禮的特質。台灣近年來旅遊業大興,一方面是因為開放陸客來台,旅遊人數增加了;一方面是因為台灣保留了傳統文化,深深吸引了和傳統文化脫節近半世紀的大陸民眾。

 但是台灣文化也有值得檢討的一面,如政治惡鬥風氣,除了影響台灣的國際形象;民粹作風也是啟動人性中惡質的一面,陸客或觀光客來台起初很好奇,都喜歡觀看談話性節目,看得十分過癮,美其名是言論自由,但是看久了也看出是一種不理性的謾罵,就會唾棄。台灣文化中惡質的一面必須揚棄,才能讓觀光客源源不絕而來。

 喜歡到台灣留學,政府應該視為重要資產,因為他們回到僑居地之後,有些在政界,有些在商界,有些在學界發展,都有影響力。有些留在台灣發展,像廣達電腦的林百里、宏達電的周永明當年都是僑生。過去政府非常重視僑教,除了在僑居地辦學,每年都有大批港澳、東南亞的僑生來台念書。近年來這項工作逐漸式微,有予人僑教中斷的感覺。

 現在港澳學生來台留學人數倍增,年輕人又願意來台觀光,說明台灣仍有吸引人之處,這就是軟實力展現的成果。

 政府應急速改善在教育上的缺失,扭轉政治上惡質的一面,讓台灣能夠藉著軟實力永續經營,也因而能贏得兩岸四地的民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