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昨天說,十二年國教推動的適性教育,與童軍精神不謀而合,教育部計畫推動「校校有童軍」,大力推展童軍教育。
看到吳署長的宣示與重視,我認為這是教改很重要的一項落實。因為童軍的博愛精神,學會尊重人性尊嚴,發揮人性光輝的民主精神。特別是在各種活動中,陶鑄青少年獨立自主,團結合作的精神。
這些年中小學校反霸凌的訴求不曾間斷,但苦無對策,如果在訓導體系下融入完整的童軍教育,相信校園中的紛紛擾擾會不藥而癒。
青春期孩子除了潔身自愛與進德修業,最需要的是捨己為群的付出。童軍教育強調日行一善與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當孩子以標準童子軍自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善行要做,怎還會做「壞事」呢?
林泉利(台北市/原公民教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