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加薪才有創新雞和蛋誰先?

黃富生 |2014.03.04
1142觀看次
字級

 科技部長張善政昨天上任,對於企業加薪問題,他說員工如果有創新,薪水自然會好;反之,則不可能。個人對此說法有不同看法。

 員工加薪是最實質的鼓勵,尤其是基層勞動者,金錢補貼遠勝過各種表揚,科技業亦是如此,就因高薪水高收入,才會吸引青年才俊和專業人才,換句話說,若是給22k,何來科技新貴?

 拿高報酬必須付出更多心血,甚至是創新點子,讓公司賺更多錢,這點無庸置疑,但前提是要有足夠吸引人的待遇,否則進來的盡是庸才。

 目前台灣薪水過低,成了惡性循環,老闆不願加薪,員工只能忍氣吞聲,因為走到哪裡都一樣,民眾沒錢消費,導致景氣一片低迷,再多的金頭腦,在柴米油鹽的壓力下,消失殆盡。

 個人同意張善政部長所說,加薪是雙方面而不是單方面問題,重點是主導權在老闆手上,員工只是俎上肉,毫無討價還價的餘地,兩者地位不平等,嚴格說來仍是單方面的關係。

 老闆對表現好的員工獎勵,因為他對企業貢獻卓著;對偷雞摸魚、毫無建樹者,可以不加薪,甚至請他打包走人,裁決權都在老闆。若是大家都吃一鍋飯,薪水不增加,想要叫員工拚命恐怕很難!

 張部長的說詞站在老闆立場,老闆自可依此「定律」,即使大獲其利,也選擇隱晦不說,拿此話當擋箭牌,堅持不加薪,說員工創新不足,因為人心永不滿足。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企業要樂於付出,若盈利足夠,何妨釋出利潤分享員工,《善生經》提到主雇的相對應關係,老闆除了照顧員工,還要適當的休假和發紅利,才是正確的做法。

 黃富生(新北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