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外國人笑稱新加坡是「罰錢城市」(Fine City),在地鐵上吃喝東西、帶易燃物都會被罰錢,例如吃喝東西要罰新幣五百元(約新台幣一萬一千七百元)。
絢爛的夜景、南洋風味的美食、良好的治安,距台灣四小時飛行時間的新加坡一向是台灣人旅遊的熱門選擇,加上華人比例高、文化有相近之處,給台灣人熟悉的感覺。不過畢竟新加坡是外國,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新加坡規矩多,在地鐵上吃喝東西、抽菸、帶易燃物都會被罰錢,金額還不小,吃喝東西要罰新幣五百元、抽菸罰一千元(約新台幣二萬三千四百元)、帶易燃物罰五千元(約新台幣十一萬七千元)。
有趣的是,由於位處熱帶地區,榴槤是新加坡常見的水果;榴槤氣味重,有時車廂內會看到禁止榴槤的圖示,不過沒有罰款金額,道德勸說的成分較重。
新加坡政府強力推動無菸環境,室內公共空間禁菸,戶外公共設施如住宅的遊戲區、健身區、運動場也不能吸菸。新加坡更在年初通過新法令,戶外有蓋走道、行人天橋、公車站周圍五公尺、醫院戶外區域都不能吸菸,違者可罰新幣一千元。
新加坡以英文為主要使用語言,因此走在路上或到商店聽到的多半是英文,且用語偏向英式英文,例如帶走是Take away,而非美式的to go。
新加坡的華文用語有時與台灣人理解的中文不太一樣,例如買食物,店家往往會問「吃或包?」,意思就是「在這裡用或是帶走?」簡潔的用法也反映新加坡人務實的性格。
新加坡是多種族國家,華人占百分之七十五,但還有為數不少的馬來人和印度人。馬來人多信伊斯蘭教,餐具不能和非伊斯蘭教徒的混在一起,因此到小販中心吃美食後把餐具歸還時要注意,回收碗盤的「halal區」放的是伊斯蘭教徒專用碗盤,其他碗盤就放在「non halal區」。此外,伊斯蘭教徒也忌諱別人用食指指著他們。
新加坡規矩多,有時不小心觸了法,只要不是重罪,都不至於要坐牢或被判人人聞之色變的鞭刑;對不同的文化保持尊重的態度,還是可以有趟愉快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