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孩子成長--拒絕長大的小孩

劉采涵 |2014.02.27
3470觀看次
字級

電視上,新聞主播幽默地取笑某位市長候選人:「講話前要三思,尤其是公眾人物的言行,特別容易被大眾用放大鏡來看。」新聞看到一半,兒時玩伴小芳(化名)打電話來:「我在妳們家對面樓下的珍典咖啡,要不要出來聊聊天?」我一邊換上外出服,一邊心裡想著:是不是又跟男朋友吵架了?

還好,這次她不是抱怨跟男友吵架,而是抱怨公司有小人整她:明明寄信的工讀生尚未出門,那位小人卻以郵資都算好、郵票也貼好,而拒絕幫她寄一封急件。我叫她學著忍耐,因為每間辦公室都會有小人,換別家公司也未必會更好。何況她一年內已經換了三個老闆。

回顧小芳的成長背景,不難理解她有美國心理學家丹‧凱利(Dan Kiley)提出的「彼得潘症候群」,這些拒絕長大的小孩普遍有著「依賴性強」、「缺乏責任感」的人格特質,不管在學校或公司遇到問題,都會習慣性地回家找父母或類似我這種大姐姐來解決。

而且小芳長相甜美,既是長孫也是祖父母家唯一的孫女,從小不管是祖父母或爸媽,對她多半是有求必應。小芳兩歲時,應該要學會自己拿湯匙吃飯,但阿公阿媽卻怕她吃得滿桌都是,堅持一口一口地餵她。可悲的是,小芳的母親也有樣學樣,每次吃飯,都是一口一口地先餵小芳吃飯,吃到一半,再叫小芳的爸爸接手餵,兩個大人交替餵食,再輪流吃飯。

小芳上小學二年級時,因為上課總是不專心,班導師請小芳的父母來學校懇談,班導師說:「你們家小芳反應好像比其他同學慢,學業成績也不理想,像這次考數學,一題也沒寫,反而在考卷上塗鴉……」小芳母親立即反駁:「小芳一年級時做過智力測驗,成績是一百一十,跟一般小朋友一樣啊!她一年級的班導師也沒跟我說過她反應慢……」

這件事後來怎麼解決?小芳說她忘記了,只記得之後母親開始要求她做家事,如果上學忘了帶課本,也不再讓阿公阿媽或父親幫她送課本到學校。母親開始訓練她獨立,然而幾年後,小芳長大了,亭亭玉立,追求者眾多,這些追求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舉凡考試作弊、送愛心早餐、接送上下課……小芳又變成眾人捧在手心上的公主了。

我跟一位心理醫師聊過小芳的狀況,她建議小芳到國外遊學半年,到了國外,沒有父母或男友跟前跟後地照顧她,她才可能學會凡事自己來,發生問題自己動腦解決,不然,父母會老、男友會跑……學會獨立才能徹底擺脫「彼得潘症候群」。如果你家也有凡事要你幫忙的孩子,多送他(她)參加露營活動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