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志的新建築烏托邦

韓良露 |2014.02.25
3579觀看次
字級

清志是我兩千年從倫敦回來後認識的新朋友中的熟朋友,我們有一些共通點,像喜歡發現新咖啡館、也愛坐老咖啡館、愛花整個上午時光慢慢吃早午餐、喜歡坐長短程的各式火車(他算是資深鐵男,我則是資深鐵女)、都願意日曬風雨無阻地在台北街頭帶路(在南村落舉辦的台北導覽活動中清志已支持七年),兩個人也都不時會寫些小文章,會在聯合報的名人堂專欄中不時先後出現,也都是B r a v o 91.3 廣播電台的節目主持人。

 我和清志有些生活上的私交,也因此除了文化上的共同興趣(基本上都可歸類於城市學),也發現了兩個人大異之處,例如有一回我應他邀請去實踐大學參加建築系的歲末大戲,結束後搭他便車回天母,我一時興起拉他和另一個朋友一起去路邊吃薑母鴨,清志吃完後才說他從來不會在深夜吃消夜,當然更不可能在路邊的小板凳上吃。

 後來才知道清志不會做的事可多了,在沒和他太太高晟交往前,清志是

 不吃街頭小吃的,一直到高中他母親替他準備的午餐都是三明治,清志的父親任教於美國學校,他從小在天母山丘長大,鄰居很多西方小孩,父母親都是虔誠基督徒,祖輩還出過兩位基督教牧師,清志的西式生活背景有時會讓我想到在神戶蘆屋長大的村上春樹。

 也許是因為從小在特別寬敞、乾淨、明亮、秩序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去過清志家的人一概同意此說),清志對古老、陳舊的東西興趣不大,清志的太太曾向我抱怨,清志喜歡新事物,連去京都也都是去看新建築,而且從不住京都,總是當天往返大阪的新旅館。

 清志對新奇、怪異、特殊的建築有很大很專注的熱情,有一回清志告訴我,在他沒結婚前單槍匹馬在世界各地旅行看新建築時,他常常中午不吃飯,只為多拍一些幻燈片,現在拍照不用背那麼多大包小包了,再說他被太太訓練後,用他自己的話說:現在也比較懂得慢下來,中午吃頓好的好像也不錯。

 清志對看新建築的狂熱自然會有收穫,在過去幾年,清志持續地趁著帶建築旅行團和家庭國外假期時,走訪世界各地他一定要親眼目睹的大師精品建築,他認真地拍照、寫文章、整理出書,他就像個建築偵探般為讀者做詳細的調查工作報告。

 我雖然年紀只虛長清志四歲,但看他的書會讓我覺得在旅行的速度上,我像清志的祖母。看清志的書,你會看到觀察者聚焦的快速與準確,誰誰誰(安藤忠雄、妹島和世、藤本狀介、尚努維爾……等等)在什麼什麼城市、公園、小島做了那些那些「新穎而有創意,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築設計。許多清志去過的城市地方我也去過,但我怎麼看到的都是舊東西,也從不拍照,和他這個勤奮的旅行者一比,我真是個偷懶的旅人。

 這回看清志的書,讓我突然有了奇想,大塊文化出過交換日記,我和清志也許可以來次交換旅行,讓我用他的旅行速度去「我來我看我拍照」。清志的世界新建築之旅,其實就是他保持赤子好奇心的烏托邦。清志的靈魂有可能是外星人,對老舊傳統的地球文明不感興趣,只有出奇創新的新建築才會讓清志有回家的感覺吧!(序《旅行的速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