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參與身心障礙人員特考的掄才大典,內心有一股莫名的悸動,一心一意希望能為這群可敬的考生們盡點心力。
在命題方面,盼望對他們有所鼓勵,而沒有絲毫的傷害。淡江大學陳慶煌教授,所命題的〈只要有過人的德性,形體上的殘缺就會被人遺忘〉得到大家一致的喝采!
命題的靈感,來自《莊子‧德充符》:有個跛腳、傴背、缺嘴的人去遊說衛靈公,衛靈公很喜歡他的道德學問, 看到形體完整的人,反而覺得只不過是肩膀上扛著腦袋的行屍走肉;無獨有偶的,有一個頸項長大瘤的人去遊說齊桓公,在言談中,齊桓公很喜歡他德行的完美,看到形體完整的人,反而覺得他們的頸項太小了。所以莊子認為只要有過人的德性,形體上的殘缺就會被人遺忘;人們如果不遺忘應當遺忘的「形體」,遺忘不應當遺忘的「德性」,這才是真正的遺忘。
在閱卷中,了解到有的考生是肢體殘缺、有的是聽障、視障,雖然沒有完整的形貌,卻有善良的內在,因此稱他們為「折翼的天使」。
他們謳歌已經過世的杏林子,學習她:「身體的病痛,無法禁錮飛翔的靈魂。」他們感動口足畫家楊恩典的自白:
有一次我到他家,他去上班,我在三樓。婆婆幫我把飯送上來,吃完後,我把盤子用脖子和肩膀夾去浴室,洗乾淨後,再用下巴,推布擦乾,夾著碗盤下樓,那樓梯很陡,又鋪著大理石,我一步、一步走下來,腳下看不到階梯,肩上還有碗盤,我不知哪來的勇氣,此時我有兩種可能:不是摔倒,就是打破盤子。當我走下樓時,看到婆婆眼裡泛著淚光。那次以後,他待我如同家人,勸公公說:「成全他們吧!」
殘障朋友羨慕她得來不易的婚姻,也敬仰陳信義先生,歡歡喜喜的與她締結連理。他們還佩服口足畫家謝坤山、聽障模特兒王曉書、日本五體不全的乙武洋匡,瑞典失去雙臂的蓮娜瑪莉亞,以及曾罹患小兒麻痺症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是他們奮鬥的標竿、學習的榜樣。
在考試院閱卷多年,這次是一場最美好的心靈對話,他們「身殘,心不殘」,聖潔的靈魂,令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