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松和創作日本神社、原住民建築模型,獲中華兩岸消費者優質商品評鑑協會,選為工藝創作傑出專業達人獎。圖/吳政修
【本報台南訊】八十二歲的許松和年輕時經營鐘表店,對木工是門外漢,七年多前有人提及新營很多文化失落,他靠著兒時記憶完成木製大藥廠、神社、原住民建築及八田與一宅等模型,許松和愈做愈有興趣,欲罷不能。
許松和說,以前從未想過從事木匠,未料,一接觸後廢寢忘食,有時創作靈感來了,三更半夜又起床工作,去年還獲中華兩岸消費者優質商品評鑑協會,選為工藝創作傑出專業達人獎。
許松和以前專業為修理鐘表,入伍前學修理鐘表,二十五歲開始經營鐘表、眼鏡行,日本將東方表銷到大陸廣東,須一名會日語到廣東當翻譯,他獲全國鐘表聯合會推荐到廣東,教鐘表修理一個月,六十歲將新營鐘表店交兒子經營。
退休後的許松和到前台南縣政府、新營大宏社區擔任義工,七年多前大宏社區總幹事王瑞和告訴許,新營有很多文化失落,大家都遺忘日據時代新營有大藥廠,並問許對藥廠有沒有印象?
許松和說,當時藥廠生產麻醉藥、胃藥等,供應二次大戰時日本兵服用,小時候父親常帶他玩,就靠著兒時記憶勾勒廠房、辦公室、倉庫位置,著手製作模型,裁、鋸、磨、鑽洞、黏,約四個月完成作品,老一輩的都稱讚很像。
接著又創作神社、原住民建築及八田與一宅模型,作品均列入府城美展、南瀛獎書籍裡,許松和為讓模型更像原住民建築,特地買了板岩黏在屋頂,八田與一宅的屋頂為可掀式,相當有創意。他現在創作一些木製玩具,計畫技藝傳承兒子、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