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心靈 --享有不擁有的自在

林洛瀅  |2014.02.22
833觀看次
字級

 薄霧下,佛陀紀念館是一片啟動靜念的風景。黃淑美從音樂廳走向廣場,攝影替她拍照,她帶著南台灣「一無罣慮」的笑意,釋出信託與祝福。

 黃淑美是傳統的家庭主婦,同修在台南永康從事腳踏車業,雖然當年的同學已從老師、主任、校長,節節高升,但她甘願以家為重,也把家務及財務掌理得十分有成就感,「女兒學九項才藝,兒子也有六七項,我每天都在馬路上跑來跑去,做個盡責的母親。」活動力旺盛的她等孩子大學畢業後,時間已可自由支配,就在民國九十年,透過媽媽姐妹淘的介紹到佛光山台南講堂,「法師分配我協助托缽的工作,非常高興,也負責擔任知賓,展現接待的優雅。」

 她惜福的說,同修全心全意對外做事業,「薪水全由我掌控,我們不做投資,互相商量怎麼捐贈助人。我從小喜歡數學,兩兒一女也對數字有天份,女兒擔任精算師,很優秀。」平日節約度日,頂多因為愛漂亮,買新衣服的花費多一些。

 黃淑美長年對佛光山護持,有一次慷慨捐款,「我不敢讓同修知道,結果,他反過來叮嚀我,再多捐一點,總怕我捐不夠。」一家人凡事互相商量。兒媳婦也共襄盛舉,卻不好意思的說,「媽,我這裡不多……」。

 「慢慢來,有心就好。」她總柔聲鼓勵。有一次,大孫子發燒到四十度,兒子著急向她求救,她提醒,「打電話給我有什麼用?你就念阿彌佛陀,發願吃早齋,困難就慢慢解決。」

 宗教信仰洗滌了自己的心靈,使黃淑美更加寬容、不計較。「布施物質,會成倍地獲得金錢或物質回報;布施歡喜心,讓他人衷心愉悅。」她因此領悟了加倍地得到他人回報的歡喜;若布施安定,讓他人心安,也會成倍地得到安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