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動網路的普及,各種數位產品更容易取得,兒童網路的安全隱憂也逐漸浮現。兒福聯盟與Google提出裝置加密、陪同上網並教育孩子網路安全等各項網安建議,讓家長可以放心的讓孩子探索網路世界。 圖/許正宏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與Google發表「二○一四年兒少網路安全」報告,調查顯示台灣兒少網路黏著度高,有高達百分之四十九點一的兒童天天上網,每周平均上網十六點一個小時,其中有百分之三十八點九的人,曾因為網路接觸過色情或暴力的訊息,因此專家呼籲,若家長能多熟悉網路操作的工具,兒少在網路學習上就有正面的影響。
報告指出,台灣兒少擁有優越的電腦與上網能力,但隨著年齡增長與網路使用時間的增加,孩子接觸超齡內容的比例是呈「倍數增長」;百分之五十三點一的兒少曾在網路上和陌生人聊天,百分之二十八點四的兒少認為,在網路聊天超過三次就不算陌生人。
兒少對網路社群的隱私觀也相當薄弱,百分之六十二點四的兒少,會在網路上透露自己的個人資訊,平均四分之一的兒少,不會在使用公用電腦後登出,以致個人帳號、密碼輕易外洩;百分之三十點二曾經分享自己或他人隱密、裸露、暴力的照片與影片,其中百分之六點二表示,不會擔心有不好的影響或後果。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表示,對生長於網路世代的孩子,上網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因此拓展更多視野,然而如何建立兒少網路安全的素養,更是學習網路技能的先修學分。
兒盟呼籲,網路是孩子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但錯誤使用網路的行為,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價值觀偏差等隱憂,建議家長熟悉網路操作、常和孩子討論上網應注意的事,更能促進親子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