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監察院昨天公布監委所提「國內主管機關對於中藥重金屬含量管理及把關情形」調查報告。監委指出,近三年來,我國有逾八成的中藥材是從中國大陸輸入,但衛福部所訂的中藥材重金屬限量標準,較中國大陸及日本寬鬆,尤其是國人常入菜的「枸杞子」,竟未設下重金屬含量限制,且邊境管理形同虛設,查核率奇低,促請衛福部加強中藥重金屬管理把關,避免民眾花錢又傷身。
監委程仁宏指出,民國五十九年公布相關法規,但直到九十七年才首次公告「中藥濃縮製劑含總重金屬限量」,傳統製劑不僅遲至一○二年十二月才首次公告重金屬限量,誇張的是,竟是援用市售產品的背景值調查結果為依據,把多數市售產品都符合的數值做為訂定標準,而不是以人體食用安全容許量的科學調查研究為本。
不僅如此,國人常使用的中藥材約六十餘種,衛福部僅規範二十二種傳統製劑須符合標準,並針對十種中藥材進行邊境列管,其中六種還只採書面審查,衛福部各年度抽檢含量率不及百分之一點五。
國內有一成以上民眾習慣看中醫,逾二成民眾有服用中藥習慣,但國內訂定的中藥材重金屬限量標準,卻比中國大陸及日本寬鬆,尤其是枸杞、人參等中藥材,還被民眾用在烹飪,但安全未獲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