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非常忙碌,為了事業、學業乃至權力、名位,汲汲營營,很難得有休閒的生活,更遑論享受精神文明的深厚價值和底蘊。換言之,目前國人物質生活相當充裕,但精神生活則相對不足甚或普遍貧乏。我自己也是一個工作忙碌、「心餘力絀」的職業人,平日研究、教學、行政工作酘酘幾乎占去了大部分的時間,甚至應該放鬆、休閒的周末假日,也常被「挪做他用」,不能算是一個擅於時間管理,懂得享受生活品味的人。
在一個難得的機會(二悾悾六年十二月六日星期三晚上),元智大學邀請蜚聲國際、享譽劇壇的「明華園」劇團蒞校演出,由於那幾天我們正在舉辦學術研討會,邀請許多境外學者與國內學術精英共同研討,晚餐後特別邀請美籍和大陸、港、澳學者前往校門口大草皮上搭建的戲台,只見學校師生與社區民眾聚集三千多人,靜待好戲上演。原先有些境外學者怕聽不懂用「閩南語」演出的歌仔戲,還有些猶豫不想參加,經由我們勸說,戲台兩邊有中文字幕,可略知梗概,始欣然前往。
「明華園」劇團的精彩迷人之處甚多,首先,戲劇張力的突出表現,千年白狐(胡惠冠)與師妹桃樹精(桃九妹)雖為「禽獸物類」(狐精、樹精),卻為了對女主角葛小姐的真愛,而願犧牲白狐千年修行變成凡人;甚或犧牲性命(砍桃樹根做椅子)成就其師兄、嫂的愛情,彼等犧牲之大、情義之深重,實非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還是修道下山的修行人,也是葛女之兄長)所能企及,他以衛道、現實、功利的主觀成見,趕盡殺絕。難怪聖僧「濟癲」救難時說出:許多人類遠不如「不是人」的狐精、樹精來得有情有義。
其次,唱腔之優美、節奏之明快、服裝造型之創新、演技之精湛……均令人讚嘆不已。客人中,對崑劇與蘇州評彈均有認識的蘇州大學教授,第一次接觸「明華園」台灣歌仔戲的唱腔、身段給予極高的評價;中央民族大學鑽研「非物質文明」的教授則讚譽此為「非物質文明」之典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能展現台灣本土文化的特色;北京服裝文化博物館館長對於服飾造型能融合傳統又創新,表達高度的肯定;一位北大教授和另一位美國學者,對大學與社區民眾共享藝術表演感到新奇和興奮……。
最後,藝術能拉近人的距離,賦予美感、發人深省。此次觀賞「明華園」劇團的深刻體會的是,戲曲呈現出不僅人類有煩惱、爭執,仙佛(劇中的呂洞賓和濟公)也為了自己的理想或立場,奮戰不已,劇中旁白不斷喊出:「好了!麥擱打了!」令人莞爾。這正反映紛擾的社會中,人們渴望和諧寧靜的心聲。
美哉「明華園」!帶給我們不僅是精緻文化的休閒享受,更引發我們深刻的思考和難以忘懷的藝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