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放寒假加上農曆年節,小朋友在家吃進太多零食,或只吃喜愛的食物,養成挑食習慣。兒科醫師提醒,正餐之間別讓孩子吃太多零嘴免得食欲下降,也盡量別強迫孩子吃討厭的食物,循序漸進誘發孩子的興趣,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小兒科醫師楊爵源指出,孩子挑食容易營養不均衡,造成身心不健康;但家長強迫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又容易對孩子形成壓力,反而導致負面的親子關係。
如果孩子挑食,家長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吃新的或不喜歡的食物,強迫進食只會加深小朋友的厭惡感。家長可在孩子面前吃新的或孩子不愛的食物,讓他產生興趣,主動要求「吃看看」,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就會引導他嘗試更多食物。
如果孩子精力充沛很少餓肚子,為了促進他的食欲,必須要求孩子在正餐之間不吃零食,以免破壞胃口,且會辨識到飢餓感,同時也要孩子乖乖待在餐桌前吃飯,就能學到飽足感,慢慢地改善吃飯習慣。
楊爵源說,家長試著改善孩子挑食、吃飯不認真的習慣,若見不到效果,有可能是食欲不振等潛在病徵,建議家長帶孩子就診,讓醫師評估狀況後擬定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