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棒球隊決定明年解散,成為歷史名詞,對六年級以下的球迷而言,內心不禁悵然若失。
華興曾是很多人共同的記憶,遙想當年巨棒崩雲、強投裂岸,捲起千堆雪;棒球江山,一時多少豪傑;遙想華興當年,世界冠軍賽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對手檣櫓灰飛煙滅;如今熄燈,往事神遊,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國人還陶醉在亞運的金牌中,沉醉在王建民的丰采裡,其實華興的消逝是嚴重的警訊,我們棒球的地基快要掏空了,主因在大家跟本不重視三級棒球,基層棒球撐得很辛苦。以日本為例,他們對青棒極為重視,「甲子園」盛況空前、電視直播,被視為登龍門的跳板,我們的青棒都是放牛吃草,靠真正有心人士默默付出。
華興的消逝更讓人興起無盡哲思,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沒有永遠站在台上的主角,任何的燦爛都有輝煌殘盡的落寞。想當年赤壁舳艫千里,旌旗蔽空,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多麼的顧盼自雄,但如今安在。
所以,華興的消逝,豈不也是歷史的必然,但重要的是下台的身影是否優雅動人,揮手的姿態是否自在雍容,華興將留中年以上的球迷無盡的懷念,也將留下美好的記憶。以此觀之,現在檯面上都是一時的,下台後的懷念與歷史的留跡,才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