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年終記者會上宣布他將於二月十一日訪問大陸,將在南京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就兩岸官方的溝通機制、人道探視等議題交換意見。儘管雙方不就政治議題交換意見,但是兩岸關係的會談已經從兩會白手套邁進到兩岸事務主管的直接溝通,未來互設辦事機構之後,新的交流模式將正式啟動。
去年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年會上,王郁琦和張志軍藉著「蕭習會」的場合,創造了一次歷史性的「王張會」,儘管沒有談上什麼話,但是雙方互稱對方的官銜,已經突破了兩岸的禁忌。被解讀成「兩岸間互不否認治權」的象徵。當時張志軍說,兩岸已經有八百萬人次相互走動,唯獨主管兩岸事務的負責人不會面,「好像不那麼好」,間接促成了年後的「王張會」。
這次的「王張會」不僅是「多接點地氣」而已,也是兩岸分治六十五年來,雙方主管兩岸事務負責人的首次正式會晤。雖然雙方在正式會晤之前,立法院曾經做出決議,要求王郁琦在訪問期間,「不得簽屬任何政治性文件或發表共同聲明,也不能接受或呼應一中框架、反台獨等危害主權的主張。」
在此同時,也傳出大陸方面要求王張會面「不能提政治議題;不能提中華民國;不能提人權、民主、法治和總統」,這個傳言遭到行政院長江宜樺的否認,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則是痛斥「有人利用媒體做文章,居心何在?」顯然大陸方面是小心呵護著雙方得來不易的成果,認為這次的會面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向前發展。
王郁琦表示,這次會面他會提出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人道探視、兩岸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以及加強在大陸就學台生的醫療保障等議提,外界傳聞還可能探討兩岸媒體常駐的議題。這些議題正是當前亟需面對的問題。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問題就卡在人道探視,這個問題如果談妥了,問題就迎刃而解。媒體常駐問題討論多年,牽涉到資訊對等和新聞自由,難以在一次會談中即達成共識。
至於兩岸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問題,關係到台灣的生存發展,台灣正努力謀求能夠加入「泛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大陸也希望能夠加入TPP,如果兩岸共同合作,相信會產生加乘效果,對台灣往後與其他國家展開雙邊貿易談判將有很大的助力。
當然,「王張會」中也應該照顧到大陸的需求,台灣對於陸生「三不六限」的不合理規定還沒有取消,而且《兩岸服貿協議》還擱在立法院,必須向對岸說明,相信張志軍也會表達大陸方面的關切。立法院也應該針對兩岸關係的進程加快腳步,完成立法程序。
「王張會」當然不可能在沒有授權情況下討論政治議題,但雙方還有太多經濟層面、社會層面的交流事宜需要議定。兩岸關係從民國八十年海基會正式掛牌運作以來,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現在邁步到兩岸主管的「王張會」,應是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