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手機 大陸發起運動

 |2014.02.08
115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透過網路能連結起同好者的友誼,即使是小眾的現代詩歌,卻也有更多數的人,因沉迷於「網路」、「手機」而與親人情感轉淡,尤其在新春團圓期間最為明顯。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工信部最新數據,二○一三年,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到五億人口,尤其在社交、音樂、視頻、遊戲、購物等領域是網民的重點集中地,使用規模正迅速增長中。《揚子晚報》就曾報導,「同學朋友聚會還沒說幾句就開始玩手機、情侶面對面卻要在手機上『聊天』、老爸老媽一開始『囉嗦』就埋頭看手機……沒錯,手機已經成了我們的『情敵』,愛情的情敵、友情的情敵、親情的情敵。」

沉溺手機  拉開距離

中新社記者日前也採訪「八○後」年輕人胡可芝,以她為例描述現代人有多麼倚賴「手機」等電子產品。

「這個春節假期,對手機是前所未有的倚賴。」胡可芝說,每天早晨她利用手機規畫一天的行程,中午團購一份午餐與老友相聚,帶去的禮物也是上淘寶網購買而來。下午回家後跟著手機軟體學做菜孝順父母。晚餐時,用手機拍下珍貴的家庭照片,傳到網上「曬」幸福。

「每天都抱著手機,離開它好像什麼都做不了。」胡可芝說,在家時,她也常常抱著手機看小說、打遊戲。

根據中新社報導,有鑑於人們過度倚賴電子產品,中國大陸各地開始出現號召「放下手機,陪陪家人」的族群,這些人透過年輕人聚集的網站提出號召。

李楊就是其中一員,他說,手機占據太多生活時間。馬路上、公車上、辦公室裡處處都有抱著手機「專注」的年輕人,時下正流行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在玩手機。」

銀川市一家西餐廳推出「樂送優惠活動」,餐廳經理告訴記者,用餐過程中不使用手機的顧客將獲得八折優惠。蘭州一家咖啡廳的門口掛著牌子:「我們沒有WiFi,和你身邊的人說說話吧!」

中新社採訪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甘肅社會科學》編輯楊文德表示,手機已成為年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便捷性、多元化填補了許多空白。他建議,年輕人可以「回歸現實」,陪父母在生活中找尋樂趣;也可以趁著在家的時間,教會父母使用手機的各項新功能,讓父母也能在孩子離家時,透過手機與孩子連繫,輕鬆享受便捷的現代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