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作曲家佐村河內守失去聽力仍創作不懈,為他贏得「日本貝多芬」的稱號。他昨日坦承,大多數代表性作品是雇用他人代為捉刀。
日本在索契冬季奧運奪牌的希望、花式滑冰選手高橋大輔,原本很可能採用佐村河內守二年前發表的小奏鳴曲做配樂,因作品引發爭論,情況不明。
佐村河內守的退化疾病從小影響他的聽力,由於「惡靈古堡」等電玩遊戲採用他創作的古典樂曲配樂,使他在一九九○年代迅速成名。
佐村河內守三十五歲全聾,仍創作不懈,尤其是知名的《第一交響曲,廣島》,悼念一九四五年原子彈受難者。
NHK去年三月播出紀錄片《靈魂的旋律》,記錄佐村河內守在受到三一一地震海嘯侵襲的東北地區,探視生還者及失去親人的人。儘管疾病纏身,他在影片中與一名因災難喪母的小女孩互動,似乎為小女孩譜寫安魂曲。事後,觀眾蜂擁購買他的「廣島」一曲,成為歌頌災區重建的振奮人心音樂,因此獲得「希望交響曲」之名。
然而佐村河內守的一生原來是騙局。NHK主播說,「佐村河內守透過律師坦承,他的代表性作品是請另一名作曲家捉刀」;並對播出紀錄片致歉。
NHK引述佐村河內守說:「我在一九九六年前後,開始聘人代為作曲,當時我首度受邀製作電影配樂。」「因為我的聽力狀況惡化,一半以上的作品是請此人協助我創作。」NHK沒有指明是何人,真正的作曲家尚未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