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囍」之一字,是中國吉祥圖像中不可缺少的象徵。值此新春喜慶之際,歷史博物館特別推出「有囍!囍字文化生活展」,包含飾品、洞房、版畫、銀錠等主題,以應年節氣氛,敬祝國人新春快樂,亦頌國泰民安。
「囍」之一字,是中國吉祥圖像中不可缺少的象徵。值此新春喜慶之際,歷史博物館特別推出「有囍!囍字文化生活展」,包含飾品、洞房、版畫、銀錠等主題,以應年節氣氛,敬祝國人新春快樂,亦頌國泰民安。
相傳「囍」字由來,是宋代王安石於趕考途中,路過馬家莊,見馬員外出了一上聯:「走馬燈,燈馬走,燈熄馬停步」,徵求下聯。
王安石因急於赴京趕考,未有理會,怎知在會考時,主考官以「飛虎旗」對聯出題,並出了上聯「飛虎旗,旗虎飛,旗捲虎藏身」,要求對下聯,王安石立刻想起馬員外的上聯,便以「走馬燈」來對「飛虎旗」。
後來王安石來到馬員外家,以「飛虎旗」為下聯對「走馬燈」。馬員外以為是王安石的即興之作,大讚其才,便將女兒許配給他。成親當日,王安石又接到金榜題名喜訊,因喜上加喜,就寫了雙喜字於門上,從此「囍」字便在民間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