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八二年/台北、澳門報導】一艘載滿貴重貨物及三百名乘客的葡萄牙船,從澳門前往日本貿易途中,因遭遇颱風在台灣北海岸觸礁沉沒,眾人上岸後努力求生並重新造船,三個月後終於返回澳門。
這艘中國式遠洋大型帆船(戎克船)在七月六日從澳門出發,船上有葡萄牙、西班牙籍的神父、水手,以及漢人、菲律賓人、日本人、非洲黑奴,在海上被狂風吹襲漂流了好幾天後,七月十六日發生船難。
眾人劫後餘生,在岸上尋找食物、搭建茅屋和小教堂,並找回沉船殘骸、用原船木板另造新船。這期間,他們與當地原住民溝通不良,雙方還相互攻擊。九月三十日,他們終於搭乘新造的小帆船出海,八天後回到澳門。
此次船難重創澳門葡萄牙人的經濟,當時應召前往中國傳教、已抵達澳門的義大利籍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說,這艘船的損失,幾乎讓澳門葡萄牙人賠光所有財富。
(本專欄是以新聞報導方式來書寫台灣歷史的發展,作者以「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為運作宗旨,讓人在閱讀台灣的歷史中,有身歷其境的感受。貓頭鷹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