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邱傑
圖/邱傑
我們已經很少寫信寄信了。現代小朋友要他規規矩矩寫完一封信,寫好信封,去到郵局買一張郵票貼好、寄出,可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啦。
沒給人寫信,當然也不容易收到人家給你信。現代家庭天天收到一大把郵件,卻大多只是郵件,難得有一封信。郵件包括帳單、商品型錄、各種廣告,即使像我這樣曾經天天寫信、天天收信的人,現在也極難得收得到一張手寫的信了。
過新年,以前往往收到百張以上的賀年卡,自己在過年前也常會寄出一大堆,然後忽然發現遺漏遺忘了誰,趕快再補寄幾封。這樣來而復返的賀年大事,往往從聖誕節前開始,從寄聖誕卡到寄賀年片,直到賀春節,春節和新年元旦也有不同的賀卡設計。展讀形形色色的賀年卡,和上面手寫的文字,曾經是我過年時非常開心的事。
不再有信件的時代來臨以後,依然不變的是郵差先生一樣天天前來送信,郵差一位換過一位,不變的是一樣都是那麼認真、親切,和風中雨中使命必達的服務精神。
常常在淒風冷雨中聽到一聲:「邱傑先生,掛號信。」急忙衝出門,看到他們雨衣中濕答答的臉龐一樣掛著微笑,他們濕了,所有的郵件卻完全保持乾燥,讓我感動得真想握握他的手,把我的溫暖給他一點。
◆
我在加拿大的一個湖濱小鎮投宿,一大早出來散步,逛到一個小社區,看到社區門前一座小小亭。這便是這個社區的公共信箱,社區有幾戶人家,信箱便設有幾個「抽屜」,當然免不了還多加幾個以備不時之需。
幾十戶人家的信,由郵差一一投進各別的信箱,同時順手攜走住戶所要投遞的郵件。一旁還附設一個小小自動賣報機,有的報紙免費,有的要錢,要錢的自動投幣,不要錢的拿了就走。
有些郵亭附設屋簷,就像眼前這一座,讓人可以躲躲太陽躲躲雨雪,有的郵亭只一個擺幾十個抽屜的架子,我們加拿大玫瑰小築社區的郵亭便屬於後者,但也不失簡單方便。
有了這樣的亭,住戶一樣方便收信寄信,郵差先生則大大減少了工作量,再不用一家一家去找高高低低奇形怪狀的信箱或拉高嗓門呼喊收信,彼此方便省事。
台灣也有郵務信箱,卻是設在郵局牆上,使用還得用錢去租。怪了,人都來到郵局了還得拿鎖去開信箱取信?郵局把信丟進牆上的信箱,省了多少人力物力,反而卻向客人加收一筆租金,真是漿糊腦袋的思考方向。
台灣的郵差被狗咬的頻率世界第一,除了台灣人養狗往往不看好自己的狗,郵差得山上海濱挨家挨戶投遞郵件也是原因之一。除了尊敬台灣的郵差,也格外懷念加拿大式郵亭的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