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大地逆旅 愛上構圖 陳維滄 |2014.01.18 語音朗讀 23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沙漠詭譎酷熱,崎嶇難行,此外更無常善變,往往一陣熱風吹過,整個地形全部改觀。圖/陳維滄大峽谷的鬼斧神工,不但讓人讚嘆,更是攝影家各顯神通的主題。圖/陳維滄江孜白居寺的十萬佛塔有一對栩栩如生的佛眼,俯看芸芸眾生。圖/陳維滄 位於日喀則城西的扎什倫布寺,是西藏黃教四大寺之一。圖/陳維滄 朝聖者以五體投地的大禮拜方式三步一拜,堅持完成畢生志願。圖/陳維滄 佛法愈辯愈明,喇嘛們正在進行嚴肅的辯經,希望從問答中尋找真相。圖/陳維滄 作者在柬埔寨拍到一位背著竹簍的小女孩,稚氣的臉龐難掩生活的滄桑。圖/陳維滄 作者在南極冰原上,展開雙臂擁抱南極的天空和大地。 圖/陳維滄 小丹頂鶴躲在媽媽的懷中取暖,一副頂天立地、睥睨一切的姿態。圖/陳維滄 根據國際公約,南極企鵝不可以摸,人類也必須距離牠五公尺以上。圖/陳維滄 相較於全世界的紛擾,南極大地常是一片寧謐和諧。 圖/陳維滄 一直在雪洞中成長的北極熊寶寶,第一次在媽媽陪伴下,與這個世界打招呼。圖/陳維滄 羅馬哲學家皇帝奧理略在著作《沉思錄》裡,談到自己及祖先不斷從大地得到營養時說:「當我踐踏它,濫用它時,大地默默地承受……一個人在辭別人世前,應當感謝哺育他的大地。」 奧理略晚年對大自然心生歉疚之情,給我甚大啟發。長年來,深入險境、挑戰極限、在人生壯遊歷程中,我不時細嚼這句話的含義。 漠地黃沙變化萬千 回顧首踏攝影旅途,是一九八九年去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大漠黃沙,縱橫天際,曲線或動或靜、變化萬千,令人目眩神迷。這個維吾爾語稱為「鳥也飛不過去」的中國最大沙漠,四到七世紀時,曾讓西出陽關、到天竺取經的苦行僧嘗盡艱辛,苦不堪言。 之後,就像老驥伏櫪似地肩扛沉重攝影器材,年年行行覓覓,攝取穹蒼之下的自然景致和各地的文化、生態,包括:美國的黃石公園、大峽谷;加拿大的楓葉、瀑布;中南美印加文明遺址;南非的動物世界;愛琴海荷馬史詩的眾神國度;歐洲捷、奧文藝復興的古典風華;印度的宗教藝術石窟;柬埔寨吳哥窟;中國大陸敦煌的莫高窟、九寨溝、雲南、桂林;日本北海道的阡陌花田…… 極地之旅惡水翻浪 爾後則縱身三極的極地之旅:搭乘破冰船拍攝南極企鵝、冰山和海鳥;在北極圈白日守候北極熊、夜晚枯等北極光;在中極登上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行過三極、五大洲,曾經身在凶猛惡水上的一艘破冰船中,五臟逐巨浪而翻滾,也曾經領略天地之壯美、酷厲。更讓我感嘆的是:寰宇無疆界!人在天地間渺小如一粒芥子,微不足道。 旅程中,除了以快門凝結絕景的感動外,也看到北極熊和企鵝生存條件日益艱難、生存空間日漸消失。有朝一日,如果牠們突然變成「美麗的傳說」、從大地永遠消失,屆時人類面對後世,又豈能毫無愧疚和遺憾? 取景天地共生共榮 我不是專業攝影,沒有成就功名的壓力。攝影於我是一份信念和興趣,自娛並分享親友。之所以獨鍾攝影,在於那分透過鏡頭取景構圖的美感和悸動。 畫家作畫,多半是在呼吸勻勻的柔軟醞釀中;攝影構圖,卻是當下意和境的交會,有時從容取鏡,有時決戰瞬間,每當按下快門的片刻,那種「抓住了」的狂喜,甚至可以一路延燒到回家後數月之久。所以,與其說愛上攝影,毋寧說:愛上構圖! 為了愛和志趣,我會持續用第三隻眼當鋤頭,以寰宇當田地,退而不休地耕耘出一片萬物生生不息、共生共榮的錦繡大地。 (作者著有《夢想南極》、《那些極地教我的事》、《縱橫極地》攝影集等書) (感謝紅藍彩藝印刷公司贊助) 前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野柳地質公園 推套裝課程 下一篇文章 背著相機去旅行系列六 菲斯古城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漢光演習7月9日登場 3階段演練2025.06.2705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合作北大 香港人文教育中心成立北京大學簽2025.06.2708叢林學院弘法佈教賽 學子獅子吼嘹亮2025.06.2709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10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象旅人】 遊西湖 懷想歷史典故在馬尼拉 從陌生到熟悉【印象旅人】綠島邂逅哈巴狗&睡美人【海闊天空】花蓮騎鐵馬 遇見後山藍交通體驗豐富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