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台灣離婚率高居不下,據統計,一天有一百五十三對夫妻辦理離婚,比率高居亞洲之冠。台灣高離婚率,是否意味國人對家庭經營用心不夠?
報載服務於龜山鄉公所的施柏州,照顧幻想、易怒、有暴力傾向的妻子超過二十年,儘管活在幻想中的妻子已經不認得他,他仍相信,愛與包容會為妻子帶來強大的療癒力量。施柏州為愛付出的精神,令人欽佩。
社會過度強調功利,人們忽略人與人相知相惜的情感,施柏州的故事讓我們重新認識「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意義。
生命中順遂或逆境都有其意義,問題在我們用什麼角度看待。
一般人可能早以拋棄具有家暴傾向的另一半,施柏州很清楚妻子並非故意對他家暴,而是妻子生病了。
他從「病人」角度看待妻子的行為,寬容許多無理舉止,直到現在,施柏州每晚還握著妻子的手入眠,試問台灣有多少對夫妻握手入眠?
倘若夫妻能向施柏州學習,營造良善家庭關係,相信社會更加美好。
廖經庭(桃園縣
/教育工作者)